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經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經濟 > 正文

生態美、服務優、基礎實 秦漢新城用心打造“大西安”營商熱土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3 20:04:47

將視角放大到“大西安”整體藍圖,或至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一圈一軸三帶”的宏觀格局之下審視,加之多年辛勤耕耘,秦漢新城早已不再是西安向西北延伸至咸陽的一條人口過渡、產業疏解的城郊走廊。

每經記者 張瑩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秦漢新城以優質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秦風漢韻,源遠流長。

秦漢新城轄區東西走向,連接西安、咸陽兩市,又恰處于西咸新區的幾何中心。作為西安市主城區周邊最具歷史文化底蘊、又兼具生態涵養功能的開發板塊之一,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注定要走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

而今,西安代管西咸新區,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開埠均一年有余,西安作為國家級中心城市已于年初批復。

將視角放大到“大西安”整體藍圖,或至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一圈一軸三帶”的宏觀格局之下審視,加之多年辛勤耕耘,秦漢新城早已不再是西安向西北延伸至咸陽的一條人口過渡、產業疏解的城郊走廊。

在“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目標的指引之下,秦漢新城的軟硬件環境均在持續改善。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在秦漢新城,張裕瑞那城堡酒莊和王府井賽特奧萊·機場店已開門迎客,綠地自貿總部基地、恒大童世界項目均順利落地,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已成功奠基……    

若干“重量級”項目紛至沓來。

實際上從目前來看,圍繞“一軸、雙核、三帶、三區”的產業布局規劃,集合了文旅休閑、商務辦公、醫療教育、科技創意等多個產業鏈條的新格局,已經在秦漢新城漸漸展開。 

生態美:大西安核心“綠肺”

在若干新城新區競爭激烈的當下,什么要素是贏得好企業、優秀人才青睞的核心要素?問題的答案當然不止一個,但對一個新晉開發板塊來講,生態環境絕對是重中之重。

秦漢新城南依渭水,北靠涇河,山水林田生態要素齊聚。從成立伊始,生態環保意識就被貫穿滲透到新城規劃建設的方方面面。

隨著大西安不斷擴容,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已漸成大西安的城中河。歷時三年對渭河秦漢新城段的綜合治理,已經實現了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成為陜西建設安瀾渭河、綠色渭河、美麗渭河的示范性節點工程。

據悉,全長18.6公里的秦漢新城渭河景觀帶綠化總面積約380萬平方米,堤外側栽植50余種景觀綠化苗木,構建出“大水大美”的獨特景象。

而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遺跡,秦漢新城還啟動了大遺址綠化工程,先后投資2億多元,對長陵、安陵、趙王如意墓周邊進行退耕還林,栽種松柏等多種景觀喬木,綠化總面積2萬多畝。

此外,大遺址綠化工程還將在五陵原區域展開,建成后將形成大西安最具歷史文化特色的生態廊道。

僅2017年一年,秦漢新城就展開綠化建設項目64個,完成增綠570萬平方米,栽植喬木12萬株、灌木76.26萬平方米。精心打造了蘭池大道、蘭池二路、涇渭大道、天漢大道、灃涇大道等5條綠化景觀示范道路。身處秦漢新城,便能隨時觀賞到田園之城的美麗景色。 

服務優:領導帶頭當“店小二”

2017年,秦漢新城成功簽約項目21個,總簽約金額超1400億元,較2016年翻了10倍。

上述數據充分說明了,隨著西咸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西咸板塊在大西安的迅速崛起,在投資者心目中,秦漢新城的價值正與日俱增。當然,這一切絕非偶然。區域價值提升的背后,必然有其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在頂層設計先行,堅持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保護統籌兼顧的前提下,遵守產業片區“一軸、雙核、三帶、三區”的發展規劃,招引相關企業入駐。

秦漢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占文認為,“秦漢新城不能走傳統招商的路子,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圍繞國家戰略和秦漢新城的功能定位來規劃產業布局,精選招商項目”。

依托豐富的歷史資源,圍繞“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的目標,秦漢新城將文化旅游、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作為主要著力產業。

一方面,在這樣“條件選拔、擇優引入”的機制之下,確保了引入企業與秦漢新城發展定位的契合性;另一方面,對于招引來的企業和項目,秦漢新城則會盡其所能,提供完善周到的“一對一”服務,確保項目高效落地。

實際上,一直以來秦漢新城始終將招商引資看做“一把手”工程,管委會主要領導會牽頭研究,并參與重大項目的洽談和引進。

楊占文提及新城招商引資時表示,“保證招商引資有成果,要靠一流的服務。我們要像保姆一樣,把好的優質項目請進來、服務好。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和親商安商的投資環境,是新城長遠發展的最大優勢”。

當然,在秦漢新城僅僅有積極的服務態度,還遠不能達標。對入區企業和落地項目來講,高效的工作作風和科學、便捷的辦事流程更加重要。

在秦漢新城,破解制約項目建設的“瓶頸性”問題被視為關鍵切入點。而建立一個相對普適的“保姆式”服務體系,則是秦漢新城打造最優招商引資軟環境的“殺手锏”。其中,“服務承諾制、服務跟蹤制、零距離咨詢服務”三項服務制度和“3450”審批改革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西安榮華集團董事長崔榮華對秦漢新城團隊有著極高的評價:“從項目引入落地到建成運營,我們體會到了什么是‘保姆式’優質服務”。

據悉,5月是秦漢新城“店小二上門服務月”,新城通過入企業、送政策、送服務等活動,積極為企業解決問題,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基礎實:“設施+產業”雙保險

去年底,全國單幅平轉最寬、西北地區最重轉體橋在秦漢新城正陽大道實現了合龍對接,橫跨渭河南北,聯接西安市區與西咸新區腹地的正陽大道快速干線通車在即。

作為一條西安與西咸新區之間的干線道路,正陽大道對秦漢新城“三縱四橫”,乃至西咸新區“五路四橋”的主要路網框架搭建都具有重要意義。

不止是路網建設,在秦漢新城,學校、公廁、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快速完善。去年11月6日,秦漢新城清華附中秦漢學校初中部工程項目被中國建筑業協會授予“魯班獎”。

為改善區內居民生活水平,響應西安市“廁所革命”號召。截至2018年4月底,秦漢新城已經完成了9座附屬式公廁的全面開放,新建19座公廁。新建的公廁全為老弱病殘孕幼等特殊群體增設了“第三衛生間”,區內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秦漢新城不僅在上述看得見的“基礎”上發力夯實,更長于在一些看不見的“基礎”上下硬功夫。

長久以來,秦漢新城始終重視區內特色產業的培育。為文化、醫療健康等產業提供了優質的政策及發展平臺。

“產業發展是新城開發建設工作的核心,項目建設是新城實現追趕超越的載體。”這是被楊占文屢次提及的觀點。

大秦文明園區、西漢延陵數字博物館、“萬古秦光”大型光影秀等文旅項目,讓沉睡千年的古老歷史“活起來”。而秦漢新城與中國惠普共同打造的數字渲染平臺自2016年上線以來,已為全國近千家影視動漫、展覽展示、建筑漫游企業提供了數字渲染服務。

此外,秦漢新城新絲路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共同打造的《瓦當文字字庫》項目已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聯網+中華文明”示范項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秦漢新城 陜西 西咸新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一个色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本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