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8 23:24:27
李克強總理表示,“放管服”改革帶來一系列綜合效應,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內生動力、釋放了內需潛力,為人民群眾辦事創業提供了便利,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自重塑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放管服”改革拉開帷幕5年多來,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激增、創業創新熱潮涌動、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化等表現,已充分體現出這場政府自身革命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看似是‘小切口’,實則‘大成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 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上這樣評價“放管服”改革。
李克強表示,“放管服”改革帶來一系列綜合效應,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內生動力、釋放了內需潛力,為人民群眾辦事創業提供了便利,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李克強強調,轉變政府職能任重道遠,絕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腳”的松懈思想。
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5年來,“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取得的成就頗豐,市場已有深刻感受。
李克強指出,放管服”改革作為政府管理經濟社會方式的創新和革命,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效帶動了價格、財稅、金融、社會事業等領域改革,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深入。
近年來,我國市場主體發展的良好態勢正體現了這一特點。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為市場主體的設立降低了門檻。減稅減費并舉,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經營成本,促進了市場主體的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5年多來,各類市場主體數量增加近80%,目前已經超過1億戶,其中企業3100多萬戶。對民企來說,更加看重商業機會和營商環境,民間投資向好也印證了營商環境的改善。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今年1~6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的企業中,新產業、新業態的表現尤為搶眼,而這背后也有賴于監管方式的不斷創新。
譬如,早在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就印發了《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明確促進分享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
監管方式的創新也帶來了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年均增長10%以上,網上購物、物流快遞等以3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
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向好,創造出的大量就業崗位。就業與民生息息相關,也一直為李克強所牽掛。數據顯示,5年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每年都超過1300萬人,目前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都降到了多年來最低水平。
李克強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有就業就能創造社會財富,就能增加收入,就能帶來新的消費和投資,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轉變政府職能絕不能有松懈思想
在看到成效的同時,李克強指出,要清醒地認識到,“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仍處在中等水平,其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跨境貿易等指標排名比較靠后。轉變政府職能任重道遠,絕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腳’的松懈思想。”李克強說。
在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李克強指出,要繼續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這是我國營商環境的一塊突出短板。要進一步清理精簡審批、核準等事項,保留的也要提高效率,5年內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一半。
對于工程建設項目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很多審批是環環相扣的,向一個部門遞交紙質材料后,需要一定時間等待審批通過及答復,部門越多,審批周期就越長。這種審批模式,與房地產行業的高周轉需要是不匹配的。實際上,開發商的一些審批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消防、環保、國土等部門可以建設一個平臺,進行信息共享,讓企業少跑腿,促進項目審批更快推進。
除關注短板問題外,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也是李克強關注的重點。“現在創新型企業反映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新技術、新產品等進入市場的‘臨門一腳’踢得非常艱難。”李克強說,各級政府要本著鼓勵創新原則,區分不同情況,量身定制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和標準規范。
李克強表示,對符合發展方向,但出現了這樣或那樣一些問題的,要及時予以引導或加以糾正,使之有合理發展空間;對潛在風險很大,特別是涉及安全和有可能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后果的,要及早發現問題、果斷采取措施,這也適用于傳統業態的監管;對以創新之名行侵權欺詐之實的,要予以嚴懲。
目前,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推進轉變政府職能。例如,吉林省工商局近期出臺了《關于服務“四新經濟”發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給予新設立的“四新經濟”企業1至2年的包容期,并且強調構建規范高效的風險管控體系。
在優化服務方面,李克強要求,政府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企業和群眾辦事最煩最難的領域和環節,看看哪些事項需要反復跑、哪些窗口排隊長,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李克強強調,現在不動產登記耗時長、辦理難的問題比較突出,5年內要把登記時間壓縮三分之二以上、壓減到5個工作日以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