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4 16:25:47
每經記者 舍瓦 每經編輯 劉琳
當年西安市政府北遷,推動西安跨渭河發展的成果,大家已看在眼里。
此后,關于“陜西省政府要不要搬遷?往哪兒遷?什么時候遷?”的話題,坊間輿論場持續熱議多年。
緣于《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的出爐,這個話題再次被拉回輿論場中央。
日前,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在朋友圈發表了這樣一段話,大意如此:為落實《規劃》,陜西需要做兩件事情。一是支持西安撤銷城三區,成立皇城區;二是將省政府遷至西咸新區,促進西咸行政一體化。
對此,粉巷君(微信ID:nbdfxcj)與張先生作進一步交流,其暢談陜西省政府搬遷的多重利好,西安市政府當年搬遷的些許背景花絮……
在此特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為什么要呼吁搬遷?
粉巷君:談談您呼吁省政府遷址西咸新區的理由。
張寶通:利好很多,這里著重說三點。
首先,出于保護古城的考慮。
我們西安擁有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周秦漢唐是我們最偉大的王朝,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家化大都市,打造中華文脈精神家園,西安責無旁貸。
政府辦公區放在古城里面,會給保護工作造成許多阻礙,所以趕緊遷,遷的越快,越符合總書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決策。
再者,有助于推動西咸一體化。
“十九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陜西決戰西咸一體化,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同樣以2020年為節點,這都是國家任務,要加快步伐,必須完成。
當初,西安市政府北遷,推動西安跨渭河發展的成果比較明顯。
現在,(如果)陜西省政府遷至西咸新區核心區,促進西咸行政一體化,和咸陽共建大西安的新中心,這才是方向。
新中心是需要人口支撐的,西咸新區單獨成不了大西安的新中心,只有以渭河、灃河為紐帶,把灃東、灃西和咸陽主城區整合在一起,才能成為綠色的新中心,符合總書記的綠色發展理念。
然后,我們不是弘揚“西遷精神”嘛!央視新聞播了,總書記也回信了。交大現在二次西遷,在西咸新區建設新校區。省政府如果遷過去,也是“西遷精神”的高度展現。
阻力、跡象與可循先例……
粉巷君:有沒有跡象表明政府已開始這方面的考慮?
張寶通:我是在呼吁。說到這里,我講個背景。
當年西安市政府遷址,某位副市長許了個愿,要在曲江建大樓提供給市政府,是我一個人反對,最終扭轉過來的。
怎么反對的?
曾經的西安市政府辦公區
我說,解放后,政府放在古城里面,對古城造成了破壞,犯了歷史性錯誤,愧對祖先;如果政府南遷,人口南移,把西安水源破壞了,秦嶺生態破壞了,就犯了第二次歷史性錯誤,下對不起子孫后代。
我們現在把省政府遷到西咸新區去,帶動西咸一體化,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去落實總書記的綠色發展理念,同時保護古城,弘揚傳統文化,都是利,沒有弊,何樂而不為呢?
粉巷君:阻力不小吧,比如基建交通……
張寶通:省政府過去了,城市基礎設施、軌道交通的建設速度自然會加快,無形中就促進了西咸一體化。大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光靠下面(行政、開發機構)是不成的,要發揮我們的體制優勢。
再者,咸陽不是老不合過來嘛!現在的認知是西安要把他們吞并了,如果省政府遷過去,把灃東、灃西和咸陽主城區當成中心,如此以來,咸陽人也就不反對了,阻力就排除了。
粉巷君:這幾年,民間輿論場的反對聲相對小了很多,咸陽官方呢?
張寶通:(咸陽官方)怕落一個把咸陽“賣”了的罵名,其實內心里也是很想合并的。
粉巷君:省政府遷址的案例,近些年多嗎?
張寶通:不少,像安徽就遷了。
對我們陜西而言,省政府搬遷,更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既保護了古城,又能夠推動西咸行政一體化。只有西咸行政一體化了,西安的實力才能真正增強,才能成為與重慶、成都、武漢、鄭州抗衡的國家中心城市。
關中平原城市群要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國家對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沒有這樣的定位;要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打造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國家對成渝城市群沒有這樣的要求。
總書記要陜西找準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要把陜西打造成“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市委全委會提出要把西安建成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西咸行政一體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對“一帶一路”核心區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支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