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4 17:35:21
每經記者 舍瓦 每經編輯 劉琳
陜政函〔2018〕93號發布,彬縣撤縣設市這只“靴子”終于落地。
就此話題,粉巷君(ID:nbdfxcj)與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作進一步交流,主要三個方面:
A、關中發展慢,主要是渭北慢,這條線上,東有韓城,中有銅川,西邊設立彬州市,就是要讓渭北的腰桿子硬起來;
B、陜西區域中心城市太少,多少年沒有增加一個地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拉開撤縣設市大幕,有望激活區域中心輻射這一引擎;
C、從縣級市到區域中心城市,還涉及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對此,張寶通先生結合韓城提出過渡性建議,或可作參考。
渭北“三星連珠”
地處陜甘交界的彬縣,一直是比較低調的存在。
低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渭北西部缺少中心城市布局,這片區域遠離輿論視野。
但低調不代表沒實力,其2017年GDP213.62億,陜西省主要縣域經濟排名第9,坐擁陜西省第二大煤田,文化旅游資源亦豐富別樣。
所以說,彬州市的誕生,一方面是實力使然,更重要的是,關中城市群這盤大棋,需要這樣一個落子。
粉巷君: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發展中,彬州市將扮演什么角色?
張寶通:我們一直在講,關中要率先發展,但是成效并不大,為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是渭北拖了后腿。
在渭北這條腰帶上,中間有個銅川,雖然是區域中心城市,但體量太小,輻射范圍有限;東邊的韓城,這幾年發展比較快,但也只是計劃單列市而已,對周邊的合陽、黃龍、宜川等縣域沒有多大帶動作用。
但不管怎么說,渭北中部、東部好歹有中心或準中心城市布局,而西部沒有。
現在彬縣撤縣設市,朝著區域中心城市的方向去打造,帶動永壽、長武、麟游一起發展,這樣渭北的城市版圖就合理了。
東韓城,中銅川,西彬州,三座城市帶動渭北快步前進,進而推動關中率先發展,挺好的一件事。
粉巷君:所以說,彬縣撤縣設市,其實與西咸一體化沒多大關系?
張寶通:這是兩碼事。
粉巷君:彬州市誕生了,呼聲比較高的三原呢,會不會有別的考慮?
張寶通:一個一個來嘛!
組建地級市權限的管委會?
《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即培育發展中小城市。其中提到,“推動彬縣、蒲城、三原、華亭、秦安、甘谷等具備條件的縣有序設市,增加城市數量。”
長期以來,行政區劃動作保守,城市數量少,區域經濟輻射協同活力不足,被視為阻礙陜西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以彬州市為標志,《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開啟了新一輪撤縣設市的大幕……
粉巷君:設立這么多“市”,對陜西有什么好處?
張寶通: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很弱,缺少區域中心城市,陜西這些年沒有增加一個地級市,不重視區域中心發展。這方面,我們要學習廣東經驗。
廣東在改革開放初是9個地級市,后來肢解成21個,再加上20個縣級市,密集的珠三角城市助力廣東成為中國第一大省。
我們要撤縣設市,更要把城市做大,升格為區域中心城市。像寧夏,當年把中衛縣一步做成地級市,我們陜西過去老不動。
現在彬縣撤縣設市是第一步,后續還要進一步加快彬州市的發展,然后把長武、永壽、麟游劃過去,使它成為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渭北西邊的發展,不然孤零零搞個城市干嘛呢!
粉巷君: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不容易啊!
張寶通:一步一步來。
拿韓城來說,現在省上提出,要把韓城打造為黃河沿岸區域中心城市。現在韓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計劃單列市,一下子調整為地級市,報給國務院肯定不好通過。
但是可以把韓城、黃龍、合陽、宜川拉到一起,搞一個追趕超越示范園管委會,賦予它一些地級市權限,與韓城市合署辦公。這個不用報國務院審批,陜西省自己就能做主。然后等實踐成熟,再升級成地級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