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4 12:26:45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繼今年初率先在數字經濟上發力后,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又一次在智慧產業上暫露頭角。
今日(8月24日),在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兩江新區發布了智慧兩江建設戰略。按照規劃,兩江新區將從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智慧城市等方面入手,扎實推進智慧兩江建設,計劃到2020年投入100億元,力爭形成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智能產業體系,建成國內一流的智能產業集聚區、全國智能制造示范引領區。
在智能制造方面,兩江新區將在堅持智能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培育壯大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通用航空等10大新興產業,以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
在數字經濟方面,將以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為核心載體,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據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管委會主任李毅介紹,該產業園將以國家級數字經濟發展和應用示范區為建設目標,力爭在2025年實現數字經濟產業產值27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兩江新區提出打造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時所提目標為:到2020年,該產業園的地區生產總值達500億元,這也意味著從2020年到2025年間,該產業園的產值規模計劃增長超4倍。
事實上,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準備部署方案也已出爐。按照規劃,到2022年,兩江新區將聚集20家以上高校及科研機構、超過1萬名科技創新人才、100個省部級以上的科研平臺、100余家科技孵化企業。
此外,兩江新區還將以禮嘉未來智慧生活體驗園為核心載體,打造未來智慧城市示范區,全面提速智慧城市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