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5 11:35:38
9月2日,中國金融40人論壇(CF40)和金融城(CFCITY)在北京舉辦“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峰會主題為“新形勢新金融新監管”。論壇上,CF40特邀成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對P2P功能定位和P2P監管的闡述受到參會者的廣泛認同,他指出,未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P2P合格投資者制度。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編輯 廖丹
圖片來源:攝圖網
“P2P不是自身承擔風險的信用中介,這是非常清楚的。”在P2P平臺接連出現問題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的觀點擲地有聲。
9月2日,中國金融40人論壇(CF40)和金融城(CFCITY)在北京舉辦“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峰會主題為“新形勢新金融新監管”。論壇上,CF40特邀成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對P2P功能定位和P2P監管的闡述受到參會者的廣泛認同。
他指出,P2P的投資者是風險自擔,而銀行投資者(比如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擔風險的。按照這樣思路出發,他指出,未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P2P合格投資者制度。
紀敏首先從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說起。他指出,這二者的區別是清晰的。
所謂信用中介,關鍵就是要承擔信用風險;所謂信息中介或者其它類似貸款的服務中介,本身是不承擔信用風險的。這二者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不會通過什么樣的手段而發生改變。
按照這樣看法討論問題,紀敏指出,P2P不是承擔風險的信用中介,它所做的事情實際就是把借款人的債務通過自身的數字化手段或者其它手段銷售給投資者。
P2P的金融本質是直接融資而不是間接融資,它不是銀行,不是信用中介,這個基本界限是清楚的。
銀行雖然干的也是類似的事情,但銀行是要承擔信用風險的。所以它們的區別在于,P2P的投資者是風險自擔,銀行投資者(比如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擔風險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P2P的投資者也就是參與直接融資的投資者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當然同時他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P2P既然是直接融資,而直接融資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尤其是在數字經濟時代,在大數據技術應用背景下,應該說克服了直接融資發展過程當中對信息披露和信息對稱性有更多要求的復雜性難題。
“所以說,從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的角度來看,如果要說哪一種金融最受益于大數據技術,受益于數字經濟,我個人認為是直接融資。”紀敏說,“按照這樣的一個看法,它的前景無疑是值得期待的,只是要正確來看待這個事物的本質,相應地建立起合適的監管制度并提供政策支持。”
環顧全球其他國家,美國更多地面向機構投資人來出售P2P的資產、證券,而英國的P2P注冊會員投資人有適當的投資門檻。
紀敏指出,實際上,在當前剛性兌付比較嚴重的信用環境下,P2P面對的借款人顯然是風險比較高的一類借款人,按照這樣一個思路出發,紀敏提出,P2P合格投資者制度的建立很關鍵。
關于P2P的監管,紀敏指出,既然P2P的本質是直接融資,所以在監管上,核心的一點就是,一些資本市場的監管制度對于P2P更合適,比如合格投資人制度,或許能夠逐漸提高機構投資者在P2P資產中的占比,比如,銀行有更強的風險識別和定價的能力,可以去購買P2P資產,當然,除了銀行也包括各類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同時,這種以證券化或非證券化的方式出售給機構投資人的行為,能夠發揮資本市場的評級或者其它各類監督的作用。
此外,對于個人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通過購買機構投資者P2P的資產來實現對P2P資產的投資。另外一方面,如果是直接投資P2P資產,那么應該有更高的合格投資人這樣一個要求。而現狀顯然是P2P的投資人是沒有任何要求的。
現在之所以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就是因為我們針對這樣一種直接融資實際上沒有相應合格投資人制度。“這當中的風險我認為是值得關注的。”紀敏說。
“我們看一下資產管理新規,打破剛兌背景下對合格投資人是有要求的,尤其是對于投資組合,不僅限于低風險波動,對合格投資人的要求是清楚的,這是需要去補的一個短板。”紀敏指出。
至于說P2P個人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的具體尺度,紀敏說,這要結合可操作性和監管成本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它一定應該是有投資者門檻要求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