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0 12:07:41
10月8日,發改委組織了12家光伏企業參與會議。參會企業人士表示:“正是此次座談會,最終確定了今年‘630’之前并網的繼續獲得補貼的規定。”參會人士還認為:“光伏補貼明年依舊會有,但是補貼力度并未明確。不過,這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光伏補貼并未全部取消,明年依舊會繼續,但是很大程度上,補貼將會出現下降的可能性較大。”
每經記者 查道坤 每經編輯 文多
10月9日晚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
這也就意味著,在6月30日前并網的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依舊將會獲得補貼,這無疑給了光伏行業一劑強心針。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新政明確,對于不少光伏企業來說迎來喘息的機會,更是迎來行業利好。
近年來,光伏行業的規定,6月30日是光伏補貼調整的截止日期,因此大量分布式光伏、尤其戶用光伏項目都按照6月30日前并網的日程表來制定投資建設計劃,這也形成了“630搶裝潮”的現象。
這一現象,也帶動了光伏上市公司的業績。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往往要比下半年好的多,所以“630搶裝潮”也成為光伏上市公司沖擊業績的一個重要關口。
但是在今年5月31日印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即業內簡稱的“531新政”中提到:在規模方面,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分布式光伏項目指標額度控制在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并明確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的規模管理范圍;自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2元(含稅)。
不過,“630搶裝潮”已成為近年來行業普遍現象。今年5月31日到6月30日這一個月,補貼政策如何核算,此前一直未明確。所以,原本以為只要6月30日前并網就能拿到國家財政補貼的項目,一瞬間面臨著補貼沒有著落的窘境。
不過,在10月9日晚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對5月31日印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實施中的有關事項做了進一步說明。
《通知》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對于已開工未并網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項目,考慮到戶用光伏從申請并網到實際并網一般需2~3周,明確給予戶用光伏一個月的緩沖期,最大程度將《通知》發布前已開工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項目納入國家認可的規模范圍之內。
對于地面普通光伏電站項目,《通知》規定,已經納入2017年及以前建設規模范圍(含不限規模的省級區域)、且在今年6月30日(含)前投運的普通光伏電站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屬競爭配置的項目,執行競爭配置時確定的上網電價。
對此,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531新政’可以說讓很多光伏企業陷入低谷……這也導致不少光伏上市公司股價連續下跌。此次明確‘630’之前并網的將會繼續獲得補貼,這也給不少光伏企業喘息的機會,光伏行業也迎來政策的利好。”
上述轉機源于國慶長假之后的一個座談會。10月8日,發改委組織了包括國電投、華能、華電、三峽新能源、晶科、協鑫、隆基、天合、晴天科技、力諾光伏、同創互達、山東大海新能源等12家光伏企業參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參與座談會的企業人士了解到,此次座談會重點了解了光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成本和盈利情況以及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的意見建議。
參與此次座談會的企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正是此次座談會,最終確定了今年‘630’之前并網的繼續獲得補貼的規定。”
對此,山東航禹太陽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表示,作為補救性的政策,《通知》的出臺解決了因“531新政”導致的大約11萬套已開工但未并網戶用光伏電站的補貼問題,使之有了合法“戶口”,避免了經銷商、系統集成商和老百姓的投資損失。
根據規定,光伏補貼電價調整的政策文件通常在每年12月底出臺,而征求意見稿則會提前一個多月發布。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參與座談會的企業人士了解到,此次座談會還就明年的光伏補貼電價政策問題進行了討論,“光伏補貼明年依舊會有,但是補貼力度并未明確。不過,這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光伏補貼并未全部取消,明年依舊會繼續,但是很大程度上,補貼將會出現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參與此次座談會的企業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