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險資入市“松綁”來了,A股未來多了一道“保險”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9 16:42:44

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接受采訪時表示,在鼓勵市場長期資金來源方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鞏固市場長期投資的基礎。同一天,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明確給出了兩大信號:保險資金可參與股權質押業務和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 廖丹    

Upload_1539938398480.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保險資金作為資本市場上的重要力量,一直深受各方關注。

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接受采訪時表示,在鼓勵市場長期資金來源方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鞏固市場長期投資的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

提升保險資金參與權益投資的積極性

10月19日,郭樹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給出了兩大信號:保險資金可參與股權質押業務和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

這被市場人士視為“險資救市鼓勵政策出臺”。

以股權質押業務為例,目前,保險公司尚無法直接開展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業務,參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參與定增;二是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三是通過大宗交易方式。

目前看來,保險機構參與解決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方式還比較單一,未來如何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比如以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的方式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政策推動。

“銀保監會提出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提升了保險公司參與權益投資的積極性。”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目前規定,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賬面余額不得超過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并且投資單一股票的賬面余額不高于上季末總資產的5%。截至2018年8月末,保險公司資金投資于股票及證券投資基金余額為19532.4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為12.43%。雖然從占比來看,目前保險資金投資于權益類產品的比例距離監管限制還有較大的空間。但考慮到目前超3萬億的質押總市值,針對性地放開權益投資比例限制仍有其政策必要性,能夠提升保險公司參與的積極性,免卻其投資比例限制的后顧之憂。

當前,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如果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加大,不僅會加劇股票市場風險,還會傳染到其他金融領域,如銀行和其他機構會因質押的流動性問題產生連鎖反應,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

此外,銀保監會提出同時加大財務性投資和戰略性投資的力度,保險公司可以對符合條件的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也被業內看作是,有效減小過去保險資金大規模入市產生的監管風險,對于引導保險資金入市具有正面作用。2017年初,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保險公司對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應當以財務投資為主,當時主要是為了遏制資本市場上保險資金大面積舉牌并購的情況。經過一年的整改,目前市場情況已有較大改觀,險資戰略性投資已具條件。

徐承遠認為,繼央行和證監會針對近期A股市場波動發聲之后,銀保監會也表達了自身對于目前市場的看法和積極態度,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對于目前市場劇烈的向下波動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險資或以兩種形式參與救市政策

除卻提升險資信心外,業內人士認為對該政策也有利于調整于保險資金結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此前保險業通過資管產品對接實體經濟的項目,主要采取的是債權計劃,股權計劃非常少,結構不平衡。保險資金主要是壽險資金,期限比較長,70%都是7年期以上,且隨著行業轉型,更多公司開始售賣10年期以上產品,未來的資產負債結構期限會更長,而金融市場上長期資產相對有限,不利于資產負債期限匹配管理。而監管部門在新的經濟和金融形勢下鼓勵股權投資,將給保險公司的長期資金留出更合適的空間,也有利于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屬性,改善險企投資結構。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39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保險資金的身影,其中有80家為新進。

有險企內部人士表示,保險資金或以兩種形式入市,響應救市鼓勵政策出臺。

一是由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直接入市自行擇股,加大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他們目前看好同時符合“股價創三年來新低、股價跌幅超過60%至80%、業績基本面較好”的個股;二是保險資管公司和券商聯手合作,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具體模式為:以券商兩融收益權為基礎資產,保險資管公司發行設立“類固定收益型資管產品”。這種合作模式下,擇股權利交由券商,保險資金從中只賺取穩定收益。

有保險資管業人士表示,考慮到第二種模式有一定的時間周期(先找基礎資產對象、再發起談判合同、再到監管備案),因此建議監管部門可出臺救市政策相關指導意見、細則或監管口徑,予以明確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劉鶴 郭樹清 險資 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a国产片精品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中文字幕1级乱日 | 天天在线精品一区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