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9 22:49:33
統計局披露,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經濟形勢好不好,就業才是晴雨表。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三季度的GDP增速僅為6.5%,創下了近10年來的新低,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多個重要指標表現搶眼。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7%,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今年7月、8月分別達到5.1%和5.0%之后,在9月份降為4.9%。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4月份到6月份都低于5%。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維持在5%左右的水平。
其中,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3%,與上月持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13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6萬人,增長0.9%。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3710元,同比增長7.3%。
毛盛勇指出,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從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保持一個比較好的態勢。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包括: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對比上述目標來看,基本上均在要求的合理范圍內。而在城鎮新增就業的目標完成方面,2017年是提前兩個月完成新增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今年更是提前一個季度完成該目標。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的城鎮新增就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勢。人社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超過1300萬人。
為什么經濟增速不算高的情況下,就業形勢卻能保持得較好?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動就業的動力主要來自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政策的加快落實,對于推動就業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毛盛勇介紹,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調整。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的壓艙石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7%,保持較快增長,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
毛盛勇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雙創”升級版在加快打造,新動能成長較快。市場新主體大量增加。前三季度,新登記注冊的企業數超過了500萬戶,日均超過1.8萬戶。新產業也在加快增長,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1.8%、8.6%和8.8%,明顯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
此前毛盛勇曾表示,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服務業的加快發展,整個經濟發展的就業彈性在提高,對經濟增速的依賴性在減少。所以6.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可以比較好地解決好、穩定好社會就業,引導各個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放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
今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預測,基于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將呈現持續小幅下降態勢。由于季節因素作用明顯,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CIER指數將可能大概率出現回升態勢。
蘇海南認為,雖然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增就業人數保持較快增長,但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形勢仍較為復雜,影響就業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對此要加以防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