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3 21:52:32
10月23日晚間,*ST凱迪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到期未清償的債務共計56.23億元。為盡快獲得現金流,*ST凱迪正試圖出售非核心資產實現“瘦身自救”。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實習編輯 徐斐
*ST凱迪(000939,SZ)正面臨更大規模的逾期債務。10月23日晚間,*ST凱迪更新了債務違約具體信息,截至目前,公司到期未清償的債務共計56.23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比例為52.8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10月22日晚披露的銀行賬戶凍結信息不同的是,今晚公告顯示*ST凱迪已恢復運營的生物質電廠由9家變成了10家。
相比9月4日披露的39.64億元違約債務,*ST凱迪最近一個多月新增逾期債務16.59億元,而這一數據有可能會繼續擴大。按照*ST凱迪2017年報所述,公司2018年到期的有息債務本息為147.53億元,集中兌付金額巨大。
在10月17日臨時股東大會上,*ST凱迪董事長陳義龍在介紹債務危機緣由時稱,目前公司負債200多億元,基本上是高利貸,銀行負債僅占20%,一年還利息就要20多億元,用短期資金做基礎性產業,造成資金鏈極其緊張。
面對債務困境,*ST凱迪擬采取四項措施:一是與各債權人積極溝通,爭取解除銀行賬戶凍結,恢復電廠生產經營;二是推進三大重組有關工作;三是推進首批資產出售,爭取部分資金回籠;四是聘請專業機構梳理公司內控流程。
為盡快獲得現金流,*ST凱迪正試圖出售非核心資產實現“瘦身自救”,首批三個資產包括6家生物質電廠、林業資產、楊河煤業60%股權,均已確定交易方,不過能否順利執行仍是未知數。按照協議,買方對上述資產的交易設置了不少前置條件,如生物質電廠需要債權人同意股權轉讓或解除股權質押,林業資產需要清償債務或達成整體債務安排。
由此可見,執行資產出售的關鍵在于債權人同意解除相關資產的凍結。*ST凱迪表示,相關逾期引發的債權人措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對公司的資產出售形成障礙。
在10月17日臨時股東大會上,中小股東代表方正富邦曾質疑出售方案,能否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么多債務問題?對此,*ST凱迪參會高管并沒有明確回應。不過陳義龍同時表示,已與債委會溝通,并與多位債權人一一簽訂協議,讓公司電廠盡快恢復運營。
據了解,債務危機爆發以來,*ST凱迪生物質電廠大面積停產,直接造成公司收入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ST凱迪預計報告期內凈利潤虧損18億元~24億元。
而爭取電廠恢復運營是*ST凱迪解決困境的主要措施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23日晚間公告的風險提示中披露這一事項的進展,已恢復運營的生物質電廠共10家,比前一天披露的信息增加了1家。
10月23日晚,*ST凱迪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這兩天確實有一家電廠恢復運營,可能昨晚(10月22日)收到的材料沒有及時更新。
而陳義龍在臨時股東會上曾表示,10月底爭取實現20家以上電廠恢復生產,年底爭取實現30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