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31 20:20:49
*ST雙環公布的三季報顯示,盡管公司前三季度盈利1.15億元,但三季度單季凈虧損超2億,公司經營陷入“入不敷出”的狀態。此外,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7.29%,之前計劃的技術升級改造也遭拖累。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實習編輯 梁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30日,*ST雙環(000707,SZ)發布三季度財報,其第三季度單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歸屬凈利潤)虧損2.16億元;盡管通過出售子公司等措施帶來前三季度歸屬凈利潤盈利1.15億元,但*ST雙環要實現全年扭虧仍存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三季度末,*ST雙環的資產負債率已進一步增加至97.29%,較大的資金壓力使得*ST雙環研發投入持續下滑,進而拖累了其之前計劃的技術升級改造進程。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ST雙環營業收入達到8.81億元,同比增長1.59%,但歸屬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293.12%,虧損2.16億元。實際上,*ST雙環在今年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分別為8.81億元和9.34億元,公司經營陷入“入不敷出”的狀態。
而綜合前三季度的數據,情況相對好些。三季報顯示,*ST雙環在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73%的情況下,歸屬凈利潤則同比大增269.21%,實現盈利1.15億元。
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公司稱,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轉讓其持有的湖北宜化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宜化投資)股權,以及出售其持有的理工光科(300557,SZ)股票,獲得投資收益。
今年5月和9月,*ST雙環分別以3.12億元和0.42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宜化投資45%和6%的股份,此一項在今年上半年就為*ST雙環帶來了合并報表稅前6億元左右的利潤。而繼2017年出售理工光科55萬股股份后,*ST雙環今年上半年再次出售理工光科55萬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ST雙環錄得歸屬凈利潤虧損7.77億元。因此,今年*ST雙環要成功“摘帽”仍存在壓力。*ST雙環能否在今年實現扭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ST雙環董秘辦,后者要求記者致電總經辦,但記者多次撥打公司總經辦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在三季度出現虧損的情況下,目前*ST雙環的資金壓力也有增無減。
財報顯示,*ST雙環去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為95.20%,今年三季度末已攀升至97.29%。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ST雙環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為33.21億元和68.86億元,流動比率僅為0.48。
高負債率下,*ST雙環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費用達2.27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8.41%。與此同時,在去年全年的研發費用同比減少12.41%后,今年前三季度,*ST雙環的研發費用僅為168.60萬元,同比大減96.78%。
值得注意的是,為培養公司中長期競爭力,*ST雙環在2017年曾提出對下屬湖北環益化工有限公司和重慶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推進煤氣化節能技術升級改造,該改造項目預計合計投資超過10億元。深交所在2017年年報問詢函中,曾要求*ST雙環論證在研發人員、研發支出相較上一年減少的情況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可行性。
對此,*ST雙環回復稱,前述研發人員、研發支出不包括煤氣化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這類重大“技術創新”,研發費用減少不會減緩公司設計、落實推進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但是,今年7月20日,有投資者就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詢問煤氣化改造什么時候完成,上市公司回復稱“目前資金籌集影響進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