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1 18:25:17
今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欠佳,股票型基金也受到拖累。在目前年內收益近乎全線虧損的股票型基金中,記者注意了一只錄得3.68%收益的基金。它會是今年的股基冠軍嗎?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18年,轉眼間只剩2個月時間。今年A股市場的行情大家有目共睹——前10個月,滬深300指數下跌21.76%,創業板指數下跌27.22%。
在這樣的行情下,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近乎“全軍覆沒”。不過有意思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10月底,竟然還有股票型基金幸存了下來,且獲得了3.68%的收益。
眾所周知,股票型基金的倉位是不能低于80%的。而據記者了解,這只基金也不是剛成立的基金。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在市場表現欠佳的情況下,錄得了正收益?它又是不是有可能問鼎今年的股基冠軍?
帶著疑問,記者好奇地研究了這只基金——諾安策略精選股票,發現原來這只基自6月30日進入轉型期,由原來的保本基金轉變為股票型基金,而在轉型之后有6個月的建倉期。
不得不佩服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轉型之后的6個月建倉期已經過去了4個月的時間,依然不急于建倉。我們來看看他在季度報告里是怎么說的。
二季報時,他表示,“展望三季度,央行貨幣由穩健轉為寬松,股票估值有望獲得修復,股市迎來反彈。但是下行的趨勢未變,公司業績調整的壓力依然存在,而美股處于高位,隨時有可能調整,因此對A股仍不敢樂觀。”
而到了三季報,他認為,“在經濟和大盤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會保持最低倉位以避免損失。如果美股的調整導致A股市場進一步下跌,將會給我們帶來比較好的建倉時機。目前A股或將面臨最后一波調整,風險釋放過后將迎來機會。”
可以看出,他是想等最后一波調整,只是不知道這波調整是否會如其所說,如約而至。
做個大膽猜想,如果2018年最后這兩個月,市場沒有走出太好的行情,今年股票型基金的第一名是不是就被他直接躺賺了?不過,如果最后這只基金真的是“躺贏”,也是不得不佩服其基金經理擇時的能力。
當然,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一切也都有可能發生改變。近日,A股市場也開始有所反彈,如果反彈延續下去,那么關于股基冠軍的歸屬,就有更多的懸念了。
特別是目前暫列第二的上投摩根醫療健康,數據顯示,該基金今年以來,截至10月底的收益為0.34%,是另一只收益為正的股票型基金。
而在跌幅未超過5%的股票型基金中,交銀醫藥創新、中海醫療保健等基金。一旦A股市場延續反彈,這些基金也都很可能后來居上。
從醫藥板塊的表現來看,今天繼續反彈,中證醫藥指數近3天的反彈幅度已經超過了5%。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PE還是PB以及相對滬深300溢價率,目前醫藥行業都處于歷史低位;同時,行業大部分公司三季報表現也符合預期。這些因素疊加,都將有利于業績穩定增長的醫藥板塊重新樹立比較優勢。”
可以暢想,今年的行情以醫藥行業開始,如果接下來的兩個月再來一波醫藥行情,一旦出現這種頭尾相呼應的場景,那么醫藥基金的爭冠實力不容忽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