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3 09:42:08
每經記者 張三略 每經編輯 劉琳
在這些年輕人的地盤、比大學還熱血的地方,一簇簇夢想之火正徐徐燃燒!
兩年前,知名投資人楊寧在西咸新區開講座,臺下的苑凱平聽得熱血沸騰。時隔數月,大學畢業,他迫不及待拉起幾個小伙伴,開啟創業之路。
剛入駐西咸的樂創空間那會兒,大樓略顯空蕩,就像小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專利,尚待填充。
后來,陸陸續續很多創業團隊搬了進來。這里是年輕人的地盤,一家做電競的戰隊,熱血比小苑還沸騰。
創業空間遍地開花,西咸新區拿到了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招牌,也是西北第一家,這讓投資人和創業者更加有了信心。
小苑的項目很有意思,體育與家居二合一產品研發。投資人告訴他,別著急,先做好專利池,防止產品一旦上市,被模仿后便于維權。現在,手握5項專利的他,終于開啟了與生產廠家、商家的合作……
小人物有大夢想
有夢想的人,處處充滿機緣巧合。
兩年前的小苑童鞋聽完講座,主辦方帶著與會者在西咸新區轉了一圈,告訴他們這里將怎么規劃、未來是怎樣的……
小苑被點燃了。
對于創業者而言,多聽講座的好處,不僅在于接觸更多資源,更重要的是開發腦洞。
小苑大學主修體育建筑,一段時間的琢磨,“體育家居”理念誕生了——亞健康人群在盡可能不改變生活工作習慣的前提下,實現身體鍛煉。
公司名字叫陜西心悟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區注冊后,團隊直接入駐樂創空間。
這是一家頗為典型的孵化器——提供辦公空間、配套公寓、貸款政策,為初創企業省去諸多煩惱……
上述是一方面,創業者都知道,孵化器更大的好處在于信息、資源的整合,資本的接觸,以及所觸及的創業指導。用小苑的話說,“孵化器的幫助讓我能夠更多地見到資本;資本的幫助能讓我越來越明確方向。”
兩年里,很多夢想已經熊熊燃燒。
一家從事節能設備的企業,也是兩年前入駐了西咸新區的另一家創業空間,從一個項目起步,如今做到了二十多個。
羨慕歸羨慕,小苑倒是拿得穩,“就我們公司而言,還是先練好內功,做好專利池。以后這個領域如果火了,那么它的過去是我搞的,未來是我預測的,有了話語權,企業不愁沒發展。”
小苑團隊目前掌握了5項專利,獲得多個創業獎項。
在其計劃推出的產品序列里,涵蓋了全民健身椅,全民健身桌,便捷健身椅,家居型多功能跑步機等多個系列。
這里,比大學還熱血
創業空間很有意思,一幫年輕人吃住工作在一起,有點像大學校園,但顯然更熱血,更激情,更接近夢想。
這里還有一家”是搞電競的,與小苑團隊同處樂創空間。這個戰隊由投資人楊寧牽頭,一幫大學生和剛走出校園的小伙伴組團成立。今年,他們拿到了陜西高校電競比賽第一名。
很多東西都是跟著形勢在走。
電競行業如今勢頭不錯,王思聰的IG戰隊前一陣刷了屏,新經濟環境下,流量為王嘛!
很顯然,這里都是一幫年輕人,年輕團隊,在這個“恣意妄為”的空間里,時不時就會碰撞出一點創意火花。
與很多孵化器一樣,樂創空間為創客們提供了配套的咖啡廳。
在那里,一家藝術類企業的負責人告訴小苑,他的“體育家居”應該設計得更具藝術感一些,在市場上與同類產品競爭時,消費者會有為藝術付費的沖動。
不斷碰撞,不斷完善。
另一家企業負責人則建議,“體育家居”還應該智能化一些。于是,根據不同年齡、體型特征,小苑團隊又為產品制定了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創業不是一蹴而就,和小苑童鞋一樣,不少年輕人夢想剛剛起步,在這個比大學還大學的地方,他們埋頭“苦練內功”。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它有發展好的可能性,也許還能去沖頂。我覺得還需要機會,還需要更加不懈地去完善和豐富相關方面。”苑凱平的描述,也能體現出部分創客們對發展機遇的理解與期許。
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眼下,遍地開花的創業空間里,一簇簇夢想之火正徐徐燃燒!
環境與夢想相互助長
樂創空間只是西咸新區眾多孵化器之一。
苑凱平這兩年選擇在西咸創業,其實也有其它孵化器平臺可供選擇。放在如今,這種選擇性會更多。
“我經歷了這里政策的從有到多,也見證了這里由荒地到高樓林立。”苑凱平在入駐樂創空間的時候,同一棟樓上尚有兩層處于空置狀態,“如今隨著進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接觸新東西、新思想都比較快,一個好的創業環境很重要。”
伴隨著城市的覺醒,以及西咸板塊區域價值的快速挖掘兌現,有著靈敏嗅覺的資本對此早已悄然布局。
目前,西咸新區與微軟、騰訊、京東、武漢光谷咖啡等行業領軍企業聯動起來,在創新創業上頻頻出牌。
諸如西咸新區國際文創小鎮、京東眾創空間、騰訊眾創空間等主題豐富的創新創業載體,目前已有43個。
正如苑凱平所感受到的,這里逐漸起來的雙創氛圍,隨之而來的就是他眼中拔地而起的樓宇和越來越多的人,“一天一個樣”。
像近日召開的2018年“創響中國”西咸站活動,其目標則極為明確——搭建碰撞思想、交流成果、展示風采的對話平臺,吸引全球更多創新創業者。此舉亦再次為西咸新區加固了這張名片。
事實上,劍指“雙創”,就意味著無論是借智登高還是引智發展,都離不開互通有無。
此次“創響中國”重點站收官站之中,同樣有著可圈可點之處。
如與廈門火炬高新區東西聯動之下的雙創共同體,對苑凱平這樣的創業者而言,其一直以來關于項目如何更好實現落地的隱憂,今后便可通過這個共同體平臺,尋找更好的契機。
對此,苑凱平很是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