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私募股權

每經網首頁 > 私募股權 > 正文

達晨創投的2018:下注技術創新與消費升級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8 20:53:33

今年以來,“募資難”肆虐VC/PE行業,但仍有新基金募集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的。

《每日經濟新聞》耗時一個月,洞察行業領軍公司的動向,盤點了20家創投行業頂尖GP(基金管理人)在2018年的投資版圖。今天,我們分享“頭部PE/VC的2018”的第二篇報道。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中國的創投界有“四大金剛”——深創投、達晨創投、IDG資本和紅杉資本,它們經常在各大權威機構出具的年度創投機構排名中輪流“坐莊”。與后兩位主攻美元基金的風格不同,達晨創投和深創投主攻人民幣資產投資,也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一批創投企業。其中,達晨創投首開了中國本土風投成功第一例——2006年,同洲電子上市,被譽為中國創投里程碑事件。

2018年是達晨創投發展的第十八個年頭,一向以中國創投行業拓荒者自居的它,在今年又將交出怎樣的答卷?《每日經濟新聞》從“募投管退”四個方面展現了達晨創投2018年的投資全景。

上半年基金規模已達250億

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晨財智)是達晨旗下基金的管理公司,上市公司電廣傳媒是其最大股東。2017年年報、2018半年報顯示,達晨財智管理13期基金,總規模達200億元;到2018年中期,該公司管理基金總規模已達250億元。以此推算,達晨財智在2018上半年實現了20%以上的規模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短期股權投資市場的資金面明顯收緊。來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2018上半年,創投機構共新募集261只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基金,同比下降38%;其中,披露募資規模的234只基金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794.6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4.1%,平均募資規模3.4億元人民幣。

不難發現,雖然“募資難”肆虐VC/PE行業,但達晨的新基金募集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記者注意到,同今年日漸轉暖的美元基金吸金模式不同,達晨創投在管基金的資產屬性仍以人民幣資產為主。今年下半年初期,旗下深圳市達晨創通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達晨創通)成立,基金規模46.3億元人民幣。有媒體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該公司在管基金數量已經達到20只。

達晨創投管理基金資金來源
數據來源:達晨創投

在達晨財智募集并管理的基金中,資金來源主要由機構LP和個人LP組成,不過按照該公司高級合伙人邵紅霞的說法,近年來,機構LP逐漸成為主角,“其實可以做到100%機構化,不過因為有一些個人LP已合作多年,這些個人更接近于家族財富管理或是代表產業集團出資,在出資門檻、專業度方面都與我們比較契合。”

事實上,LP機構化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以達晨今年新募集成立的創通基金為例,該基金獲得了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深圳福田區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引入了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一些專業的母基金、產業資本等。按照此前官方的統計,該基金的個人投資者只占不足5%,機構投資者占到95%以上。

此前邵紅霞還提及,盡管公司拿政府引導基金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單只基金規模的25%以上,但考慮到政府引導基金對反投比例的要求,壓力還是存在的。所以,在達晨創投的基金募資組合中,會適當控制政府引導金的比例。

多看少動、重點“狙擊”

手握充足的資金,達晨卻并沒有“海投”,而是重點下注技術創新、消費升級、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與此同時,隨著基金規模穩步提升,其在項目布局上也更集中,通過多輪持續加注,在一些明星項目上投資數億元,也不放過布局新興領域的早期項目。

正如達晨財智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劉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的,“我們要支持實體經濟、持續投資制造業升級,扎扎實實投資那些具有核心技術優勢、自主創新的中國高端制造業。”

主管其投資業務的執行合伙人兼總裁肖冰此前也表示,“以前80分的項目可能就投了,現在要提到90分,我們要放緩一點,但絕對不放過。”

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統計,截至12月13日,在達晨創投投資的行業布局中,高端制造數量最多,軟件、電子商務和大數據緊隨其后。投資輪次分布上,其涉及創業公司A輪融資的數量超過170次,涉及金額47.47億元,為所有階段之首。不難看出,達晨創投對賽道的甄別并非風口經濟使然,而是立足重度垂直的專業化,發力于科技賦能的制造升級、消費升級與服務升級。

數據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在今年的資本寒冬中,達晨創投將投資策略調整為多看少動,重點“狙擊”高端制造。比如,今年3月其投資普博科技、5月投資凌雄租賃(該項目后續融資估值已翻倍)、7月投資商橋貨巴、8月投資順科新能源等。

截止時間:2018年11月30日
數據來源:達晨創投

劉晝曾表示,“產業資本在對接實體經濟時,要對所投行業有充分的了解,認清差距才能觸底反擊。”他還提及,資本在助力企業度過流動性危機的同時,理應更具責任心地幫助其完成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甚至是專屬創造等高度邁進。

事實上,不論是對政策,還是對投資標的的甄別,資本一方同企業本身,天然有著信息不對稱的特性。因此,投資機構在構建自身投資策略的思路時,理應順著目標公司的發展進行探索。

基于此,劉晝表示,環保、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芯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均大有可為,也是投資機構理應著重布局的專業賽道。但對專業投資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么好投、什么不好投、什么不能投”。“只有不斷同企業建立溝通,幫助他們在專業領域予以管理經驗和產業鏈延伸機遇等配合,才能更好地讓投資資金發揮更大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達晨創投 電廣傳媒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州国产精品一线北 | 色婷婷色综合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