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4 22:08:52
今日,中基協披露了睿遠基金首期專戶的部分產品備案信息。截至發稿,已有13只產品披露,首募規模已逾80億元。據記者多方了解,睿遠基金此次的專戶產品總規模應該超過100億元。
與此同時,公募另一“牛人”丘棟榮的新產品,募集不到1個月即提前結束了募集。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對于偏股型基金而言,明星基金經理向來有明顯的號召力。但目前放眼公募行業,真正能讓投資者隨口叫出名字的已是極少數。陳光明、丘棟榮則是為數不多的幾位。
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公募明星人物近期都到了新的平臺、發行了新的基金,只不過一個是公募專戶、一個是公募產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了解,陳光明的公募專戶募集資金已經超過100億元,如果再加上丘棟榮的產品,可預見的是,即將有上百億的資金入市。
陳光明的首只公募專戶產品發行以來,關于其募集的規模一直是業內的熱點話題,早些時候有市場消息稱是200億元的募集安排。不過從最新的備案數據來看,并未達到這個規模。
中基協備案數據顯示,12月7日~11日,睿遠基金旗下共有13只專戶產品備案,除了睿遠1號、睿遠2號,還有洞見價值一期1~4號、6號、8號、10~11號、13~15號資管計劃,目前已備案的金額約為80億元。
其中,睿遠基金睿見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備案金額最大,達到15億元。由于剩余還有一部分產品還未備案,因此總的規模不僅僅只有80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睿遠基金此次的專戶產品總規模應該超過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也有市場消息稱會有一大部分的資金來自于機構。但記者最新獲悉,此次首發中還是以高凈值人群認購為主,機構資金并沒有一下子就進來,而是有可能后期再慢慢地進來。
另外,從戶數和單戶的認購情況來看,目前這13只備案的產品,認購的總戶數在1829戶,戶均認購規模約在440萬元,明顯高于300萬元的認購門檻。甚至在渠道方面,出現了有人單戶認購1億元的情況,其對陳光明也是相當認可了。
就在陳光明的公募專戶陸續備案的同時,公募的又一“牛人”丘棟榮的新產品也結束了募集——中庚價值領航混合自2018年11月19日開始募集,還不到1個月的時間,今日已經結束募集。
據悉,該產品的最終募集金額預計在7億~8億元,且大多是來自于散戶的資金,機構資金占比較少。對于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說,能在較短時間內募集到這樣的規模,很有可能也都是奔著丘棟榮而來。
可以看出,依據此前打下的品牌,這兩位“大咖”的產品一點也不愁賣,且單從募集金額來說,已經是明顯超過了100億元。更難得的是,陳光明的公募專戶有三年的鎖定期,也就是說,這是一筆真正用于長期投資的錢。
隨著產品陸續成立,可能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就是接下來他們又將會如何進行布局?入場的節奏會怎么樣?
陳光明此前在多個場合已經分享了其關于市場的看法,也談到了關于價值投資的理念。他表示,“現在基本面確實有壓力,但估值也到了底部,對于未來的二級市場依然是戰略性看多。在實現的路徑上,只要你買的公司足夠好,它會自己產生高的回報。它即使有可能繼續跌估值,但你可以再買,回報率更高了。”
在這點上,丘棟榮也有類似的觀點,他同樣表示,“其實現在市場風險還是很高,但是估值便宜,我會比較積極地去承擔風險,當前時點不應該太過于保守和謹慎,性價比好的東西應該多買一些。所以如果我們現在建倉,可能會是比較高的倉位。”
“具體來說,一是要選擇基本面好,但最好是跟地產產業鏈、宏觀周期等方面相關性比較小的行業;二是估值要便宜、成長性要好,像一些小盤股,即使要承擔低流動性等風險,但是能有不錯的成長性以及非常低的估值和高的預期回報。我認為這是非常劃算的。”
丘棟榮甚至比喻道,“其實現在是可以買點夢想的時候了。”
既然都有比較一致的看法,那么這兩位明星基金經理會交出一份什么樣的成績呢?或許不久之后就能見分曉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