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9 20:45:49
有私募人士表示,就估值來講,當前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僅為12.3倍,處于歷史第五次大底部,綜合近期國家出臺減費降稅政策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眾多利好來看,A股2019年下行空間有限。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建川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華為周二宣布,已獲得了超過25份5G商業合同,在5G商業合同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已出貨了逾1萬個5G基站。華為是全球5G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也是全球5G技術的領先者。在未來全球5G產業格局中,華為的份額必不可少。而華為的產業鏈公司將首先受益。
巨澤資本董事長馬澄指出,展望2019年,就估值來講,當前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僅為12.3倍,處于歷史第五次大底部,綜合近期國家出臺減費降稅政策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眾多利好來看,A股2019年下行空間有限,整體是磨底震蕩走高的一年,預計運行在2300點~3000點區間,其間不乏有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市場期望的A股增量資金主要有三路:一是外資,即我們所說的MSCI和富時羅素,明年MSCI的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大幅提升至20%,按其規模計算,預計會產生45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而富時羅素的納入,遠期能帶來5000億美元的資金,近期也能帶來數千億人民幣資金;二是國內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等大型機構資金;三是管理層近期修訂了上市公司回購細則,在當前市場破凈個股較多的情況下,產業資本大量增持將是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
千波資產研究中心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目前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政策方面也是利好頻出,不確定性是企業業績底有待確認。另外,流動性正處于邊際寬松的拐點。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周二宣布,已獲得了超過25份5G商業合同,在5G商業合同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已出貨了逾1萬個5G基站。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在深圳總部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公司總營收將超過1000億美元,“這將是我們公司歷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華為官方公布的消息顯示,近日華為在中國5G推進組組織的第三階段測試中,率先完成5G SA獨立組網的性能和功能的全部測試項目。這是業界首個針對SA組網、也是迄今最全面的基于3GPP R15協議的室內覆蓋方面的測試。
近年來,華為多次取得突破性進展。2012年推出關鍵技術驗證樣機,2013年投資6億美元用于5G研發,2015年推出系統測試原型機,2015年至2017年參與3GPP R15標準制定,2018年投入50億元用于5G產品化。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按照目前的進度,2019年華為就可以實現5G商用,2020年5G就能全面普及。短短9年時間,華為從遞交5G資質審核,到正式成為5G規則制定者,一改過去高通的主導局面,未來有望成為最大5G主導者。
電連技術:
電連技術在互動平臺上透露,華為的MATE20手機有使用公司的連接器產品。公司以1.125億元增資恒赫鼎富,恒赫鼎富將承續赫比蘇州所經營的柔性線路板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認為,由于消費電子行業快速發展,柔性線路板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合理布局該行業,可分享行業發展帶來的增量收入。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公司推出了面向5G的射頻連接類多款產品,華為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5G時代臨近,手機天線、射頻連接等環節迎來巨變,無線充電等新功能逐步加入,對應的單機價值量大幅提升,公司自2017年以來,持續大幅增加研發費用,主要就是為確保5G時代繼續保持領先。公司在此前在2017年年報中,已明確指出面向5G的射頻連接類多款產品已進入中試、送樣或者客戶驗證階段,未來依托核心客戶支持,有望獲得突破,借助行業變局,實現彎道超車。
光弘科技:
公司在互動平臺上透露,近期業績已經表明2018年光弘將又是一個豐收年!展望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核心競爭力,繼續提升主營業務和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將積極利用登陸資本市場的契機,拓展產業鏈、布局全球EMS,抓住未來的5G業務、物聯網業務、汽車電子業務、并進軍新的業務領域,以實現成為全球領先EMS的愿景。
公司與華為技術、上海大唐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和華勤通訊、聞泰通訊等領先ODM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國內民族品牌華為、小米崛起的影響下,國內EMS行業需求量變大,逐漸擴大了國內EMS行業的市場規模。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