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8 23:22:10
全家在日本上市主體FamilyMart UNY HOLDINGS披露,全家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4807家門店,其中中國大陸有2197家店,一年的全球營收超過750億元人民幣。
同時,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在過去的幾年中,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的全家便利店時有發生,全家在國內多地的主體公司有部分存在行政處罰記錄。而對于這一情況,全家方面并沒有給出明確回復。
每經記者 李詩琪 陳祺欣 每經編輯 胥帥
上海地鐵11號線游泳館站內的全家便利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
提到便利店,發端于日本的FamilyMart即“全家”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并不陌生。作為已經有近40年歷史的便利店品牌,“全家就是你家”這一營銷口號曾為其帶來不少好感。
但根據獨立評測機構“藍莓評測”在1月8日發布的一條視頻,全家疑似在全國多地的門店銷售過期食品,涉事商品多為三明治、面包等冷鮮食。這一消息隨即將全家這個國際性的老牌便利店推上了風口浪尖。
當日下午,全家便利店在其官方微博上針對以上評測內容作出回應表示,全家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與此同時,全家還懷疑藍莓評測人員存在異常購買過程行為,評測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
全家陷入了是否銷售過期商品的“羅生門”之中。全家在日本上市主體FamilyMart UNY HOLDINGS披露,全家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4807家門店,其中中國大陸有2197家店,一年的全球營收超過750億元人民幣。
同時,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在過去的幾年中,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的全家便利店時有發生,全家在國內多地的主體公司有部分存在行政處罰記錄。而對于這一情況,全家方面并沒有給出明確回復。
1月8日一早,藍莓評測在其官網和微博發布了一則題為《全家,你為什么賣過期食品》的文章,并同步發布了記錄其評測人員暗訪全家便利店調查的視頻。此前,藍莓評測曾因一條《五星酒店,你們為什么不換床單》而被許多消費者熟知。
根據全家便利店的官網,當前公司在中國范圍內的門店共涉及10個城市和地區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廣州、深圳、東莞等。而視頻內容顯示,全家便利店在以上全部地區的21家門店均有出售過期食品的現象。
此外,視頻中還顯示,全家便利店還存在臨期食品(一小時內過期)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藍莓評測表示,所有視頻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其將對該視頻內容負責。
1月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全家的一位市場服務人員,其表示曾經在全家的便利店做過十余年的店員和店長,對于便利店的銷售過程十分熟悉。
藍莓評測視頻中提及的上海全家便利店靜安寺地鐵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
據她介紹,按照全家的工作流程規定,店員每天都會按時檢查,如有過期商品,會在監控下報廢并有小票記錄。另外,本次涉事的一些商品屬于全家自有品牌的冷鮮食品,其公司對于這部分商品的條碼有過特殊處理,如果過期了就無法掃碼。
根據全家發布的聲明,全家第一時間已內部自查藍莓評測文章提及門店,均未出現過期食品。此外,全家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復出現疑似藍莓評測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
隨后,記者聯系到藍莓評測一位工作人員,針對“異常購買”的質疑和評測細節,其表示將在不久后通過微博進行回應。但截至發稿時,藍莓測評方面未公布回應內容。
就此,全家陷入了是否銷售過期商品的“羅生門”之中。1月8日當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上海地鐵11號線上海游泳館站全家、上海全家(天鑰橋路五店)和成都全家(香格里拉店),均未發現過期食品,但在成都全家(香格里拉店)內,記者看到了前來檢查的監管人員。在上海市靜安寺地鐵店,有店員表示,上午也有監管人員檢查。
公開資料顯示,FamilyMart(8028.T)品牌源于日本,于1981年成立,當前服務網點遍及日本、中國、中國臺灣、韓國、泰國、美國、越南等地。資本市場方面,FamilyMart UNY HOLDINGS(8028.T)在日本上市,全家便利(5903.TWO)為中國臺灣證券柜臺買賣中心上柜公司。
Wind數據顯示,2018財年(截至2018年2月28日),FamilyMart UNY HOLDINGS營業收入達750.79億元人民幣(期末匯率、下同),同比去年增長51.13%;凈利潤19.81億元,同比增長83.41%。截止2019年2月末(計劃),FamilyMart UNY HOLDINGS旗下全家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4807家門店,其中中國大陸有2197家店。
當前,FamilyMart UNY HOLDINGS的市值達493.16億元人民幣。
2018年前三季度,全家便利(5903.TWO)實現營收120.19億元,同比增長10.55%,而這也是該公司第八年營收突破百億。今年前三季度,全家便利凈利潤為2.84億元,同比增長19.83%。
2002年,上海FamilyMart籌備處成立,2004年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上海福滿家”)獲商務部批準成立,全家FamilyMart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當前,上海福滿家被CHINA CVS(CAYMAN ISLANDS)HOLDING CORPORATION即中國便利店(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天眼查數據顯示,除上海福滿家外,中國便利店(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還包括無錫福滿家便利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無錫福滿家”)、蘇州福滿家便利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蘇州福滿家”)、深圳市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深圳頂全”)、杭州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杭州頂全”)等多家公司,這些公司即是全家在國內各地的經營主體。
根據記者對全家在中國經營實體公司的梳理,全家便利店和其地方經營主體曾多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和相關處罰記錄。
2011年8月15日,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上海福滿家違反食品安全法案做出沒收違法所得并罰款44.47萬元的行政處罰;
2015年,無錫福滿家因違反食品質量監督管理行為被無錫市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0.2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2017年,上海全家黃金城道店曾因出售超過保質期的酸奶被消費者訴至法庭,根據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經庭審認定,被告銷售該食品的行為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行為,判決被告給付原告賠償金1000元……
藍莓評測視頻中提及的上海全家便利店靜安寺地鐵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
此外,各地媒體也曾多次報道過全家便利店出現過各類食品安全問題。2011年4月22日,新民網報道有消費者購買了全家超市的法式香濃布丁后腹瀉,后發現該布丁系過期食品。2017年5月,新民網曝光全家在上海南京西路門店貨架出現老鼠,市場監管局當場責令下架銷毀污染食品。
上海尚益咨詢公司總經理胡春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便利店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出公司在對每家門店的管控方面還有疏漏之處。不過,從便利店的管理和運營角度來說,全家在全國有上千家門店,每家店都要做到非常規范,管理非常到位,難度系數比較高。
“關鍵就是要每天按時檢查,檢查以后把相應的到期商品提取出來,才能確保不賣過期產品。”胡春才向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