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6 15:28:04
成都市成華區深入貫徹落實從中央到省市戰略部署,實施“雙向開放”工程,搶抓全域開放新機遇,構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成華的區位能級和整體勢能,讓‘文旅成華”享譽全球。
每經記者 蘇娜 每經編輯 官遠星
改革開放40年后再出發。
1月11日,成都市成華區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范區,推動成華努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功能新支撐和城市轉型發展新典范。
會上,成華首提“四廳”打造,以開放姿態,立足成華優勢資源,創響城市品牌,進一步推動“文旅成華”發展——在成都東站片區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城際迎客廳”、在猛追灣片區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天府會客廳”、在東郊記憶片區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創業留客廳”、在北湖片區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國際聚客廳”。
圍繞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的“新窗口”,成華深入貫徹落實從中央到省市戰略部署,實施“雙向開放”工程,搶抓全域開放新機遇,構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成華的區位能級和整體勢能,讓‘文旅成華”享譽全球。
猛追灣片區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天府會客廳”
以開放聚動能
以TOD綜合開發為牽引做強城市經濟
城市間的競爭,本質是對人流、物流、商務流和資金流的競爭。而高鐵正是新一輪城市競爭力的戰略支撐。
目光聚焦到成華區,憑借成都東客站樞紐巨大的流量優勢,正以戰略思維強化“大門戶大樞紐”地位。
成都東站片區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城際迎客廳”
目前,成都東客站已開通城際高鐵西成、成渝、成綿樂等線路,融入全國“八橫八縱”高鐵網,構建成都對外“148”小時高鐵交通圈,日均發送量14萬人以上。待“成貴”“成昆”等高鐵建成后,至2020年,預計東客站年均客流量將超過1.5億人次。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開通,為“文旅成華”源源帶來動能。
加快流量創新轉化,成華區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產業布局,以TOD綜合開發為牽引,做強城市經濟,植入“樞紐+”融合發展場景,培育發展商務商貿、酒店會展、醫療康養等產業集群。
位于成都東客站附近的龍之夢星級酒店群,據了解,2018年實現營業額增長明顯,且舉辦500人次以上規模的特色展會150場以上,足以見得樞紐經濟帶來的巨大流量和效益轉化。
樞紐經濟聚集作用日益凸顯。2018年,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成功簽約越秀西部金融中心、中鐵芙蓉古巷、濱江和樂廣場、雪松控股集團西南總部、豐趣海淘區域總部等優質項目和企業。此外,該集聚區鵬瑞利國際醫療健康中心已投入運營,圍繞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全產業鏈,引進福中大健康、華大醫療、成華思俊外科等國內國際醫療健康項目,形成“大總部+大健康”產業格局。
發揮樞紐價值,成華下一步加強與天府國際機場、自貿試驗區等省市開放窗口的互動合作,融入成都“空中絲綢之路”和“國際陸海聯運”雙走廊,進而融入“一帶一路”,把成華推向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以開放促發展
以雙向開放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
立足于交通樞紐優勢的成華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始終堅持改革與開放并舉。
成華堅持“走出去、引進來”雙向發力,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蓉歐+”等發展戰略,重塑轉型發展新動能,在開放發展中加快“成華蝶變”。
2018成都市成華區新經濟發展(深圳)投資促進大會現場
除了舉辦成華區(墨西哥)投資環境說明會、成華區跨境電商招商推介會等11場主題親商沙龍,成華先后在深圳、成都、香港等舉辦大型投資促進活動,引入文創、總部經濟、新經濟等領域優質項目。成都奧山冰雪運動城、華策騎士•西部國際影都、中國愛樂樂團高端音樂教育、京東7FRESH西南總部項目、極客公園西南總部等重大項目和優勢企業相繼落戶成華,助力“文旅成華”全面打造。
極客公園Rebiuld2018科技商業峰會
積極發展校友經濟,對接國內知名企業家、校友擔任成華區招商大使。截至目前,已聘任43位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擔任成華招商大使。
此外,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成華區先后出臺“樓宇經濟14條”“文創產業35條”“民營經濟33條”等激勵政策,率先在全國出臺社會企業培育扶持系列辦法,深化“一網一門一次”等放管服綜合改革,去年全區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95%、新設立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33%。
當前,成華瞄準“天府成都•文旅成華”發展定位,以六大產業功能區為主戰陣地,構建以總部經濟為龍頭牽引,以新經濟為主攻方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支撐的成華區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實現從老工業基地到新經濟產業高地的跨越。
以開放促融合
以“文旅成華”建設為引領打響城市名片
建設底蘊深厚、具有強顯示度的“文旅成華”,成華以文化作為粘合劑,在“文”和“旅”上找支撐,圍繞熊貓之都、“夜游錦江”、東郊記憶這三大品牌高點定位,推動文商旅城融合發展,打響“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城市名片,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打造。
極客公園Rebiuld2018科技商業峰會、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2018UCI都市自行車世錦賽、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首屆Q China 2018年度音樂盛典等數千場大小國際賽事活動和展會在成華舉行,提升成華乃至成都的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國際知名度。
2018年2月,中法共建成都大熊貓生態創意產業園——“熊貓星球”項目正式對外公布。托生態本底和熊貓IP,成華持續開發富含大熊貓、川劇等地域特色元素的文旅項目和品牌活動,建設熊貓星球、熊貓主題樂園、熊貓《PANDA!》秀,打造大熊貓國際游學區、中法大熊貓國際社區美食小鎮等文旅街區。
北湖片區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國際聚客廳”
“東郊文創”品牌效應已經逐漸形成。工業遺址與現代藝術兼有的“東郊記憶”成為文化新地標和文產新高地。打通“創、展、演”鏈條,東郊文創集聚區相繼促成西部文創之芯、中歌藝術城、華策•騎士西部國際影都等重大項目簽約。
東郊記憶片區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創業留客廳”
此外,構建具有“文旅成華”顯示度的旅游新軸線,以太古里、猛追灣、東郊記憶、青龍新街口、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旅游軸線,成華整體規劃精品線路和連片旅游區,打造體驗新場景,提升“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全球知名度。
以文旅成華拓展“大交流大交往”領域,成華打好大熊貓文化、后工業文明“兩張牌”,放大規模集聚和產業吸附效應,常態化舉辦國內外各類大型文旅品牌活動,不斷拓展成華“國際朋友圈”“國際交往圈”,讓“文旅成華”享譽全球。
北湖公園已建成開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