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5 16:45:59
貝殼上市,沒有具體時間表。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我們沒有上市計劃。”
今天(3月25日),在鏈家股權再次發生變更后,面對業界對其一波又一波的上市計劃猜測,貝殼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說。
3月25日,據天眼查,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公司5天前發生多項變更,其中注冊資本由2054.0213萬元變更為1355.817萬元,縮水33.99%。
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包括萬科、融創、騰訊在內的22家股東退出鏈家,同時萬科祥裕董事長劉肖、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以及新希望地產總裁張明貴等退出鏈家管理層。
貝殼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本次減資目的在于企業發展所需,優化不同業務板塊的持股架構,不影響公司業務持續且健康運行。”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微信第三方服務中近日出現了“貝殼找房”的選項,這對于增加貝殼流量的作用不言而喻。
事實上,早在2016年,騰訊就參與了鏈家B輪融資,僅一個月后,騰訊又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繼續加碼鏈家。2018年,鏈家旗下自如宣布獲得4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其中又有騰訊的身影。
除此之外,2017年12月,鏈家與騰訊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稱未來要借助騰訊云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交易流程。
另外,貝殼方面今天再一次宣布了融資消息:
“3月25日,貝殼找房宣布啟動D輪融資,騰訊領投8億美元。D輪融資正在進行中。作為居住服務平臺的代表,貝殼找房在微信錢包九宮格中擁有獨立入口,將面向10億微信用戶。”
不過,根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的分析:“去年年中,資本市場傳聞,鏈家計劃融資20億美金估值130億美元,騰訊領投10億美金。現在看,應該是融資規模有所縮小。”
記者留意到,在本輪變更之前,截至2月底,騰訊仍然在貝殼找房中處于小股東地位。據媒體報道,之前騰訊投資貝殼系的股份都還留在鏈家,占比2.32%。而據天眼查,目前左暉個人在鏈家持股58.9%。
此輪變更后,騰訊在貝殼系的地位將有效提升,不然以微信一貫的作風,不太可能成為貝殼找房的引流方。
業界普遍將鏈家此舉視作加速上市的一環。
“原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對于相關資本退出后的安排,貝殼方面如此表示。據天眼查,目前鏈家旗下只剩下6家注冊公司。
2018年11月,貝殼大中華南區COO張海明向媒體透露“如果未來鏈家和貝殼誰要上市,那么肯定是貝殼上市”,但也強調“不是迫于要去拿錢所以做這個平臺”,并表示“沒有上市時間表”。
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移到貝殼等資本市場的運作,是在加快這個步伐。”
2016年B輪融資時,鏈家承諾公司在B輪交割日后5年內完成IPO。
2019年1月11日,鏈家內部大洗牌,左暉宣布貝殼、德佑、鏈家管理團隊合并,不再劃分南北貝殼和德佑的后臺,三條職能線合并。
此前有媒體披露貝殼的海外上市計劃,即未來貝殼將通過VIE模式(國內稱“協議控制”)在海外上市。
啟信寶顯示,2018年12月28日,鏈家出現了15條股權出質信息。其中,左暉和鏈家聯合創始人單一剛分別將持有的貝殼找房股份出質給金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左暉出質股權數943.828萬元,單一剛出質股權數為56.172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貝殼找房主體天津小屋注冊資本1000萬元,左暉和單一剛分別持有94.38%和5.62%股份。據此,左暉和單一剛質押了其持有的貝殼找房全部股份。
但穿透股權后可以發現,這家金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貝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然而,“我們沒有上市計劃”,作為官方口徑,貝殼方面繼續對上市予以否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