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8 18:35:05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隨著GDP被深圳超越,廣州也在考慮如何促進其支柱產業以及一些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每經編輯 徐斐
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城市正在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4月18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印發了《廣州市促進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集聚發展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
這意味著,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在廣州落地。
QFLP是指由境外企業或個人參與投資設立、以非公開方式向境外投資者募集資金、投資于國內非公開交易企業股權的企業。在QFLP制度下設立的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試點企業,是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投資的重要渠道。
不過,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此前早已開展了QFLP試點。
2010年12月,上海率先表示將開展QFLP試點,隨后北京、天津、深圳等地也相繼開展試點工作。而在廣東省內的QFLP試點,深圳與珠海也早于廣州。
值得注意的是,啟動QFLP試點較為緩慢的廣州,在扶持力度上卻很強。
《工作指引》介紹,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的注冊資本或認繳出資幣種可為人民幣或外幣,不設最低注冊資本或認繳出資額限制,在首次出資比例、貨幣出資比例、出資期限等方面無限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深圳和珠海等城市,在該方面均設有一定的資金門檻。
同時,廣州推出了相應的獎勵措施。《工作指引》介紹,對于符合規定的外商投資股權(創業)投資管理企業,給予最高1500萬元的管理能力獎勵;對于投資廣州科技中小企業的外商投資股權(創業)投資類企業,依照相關規定按實際投資額給予獎勵。
2019廣州市金融業推介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邱德坤 攝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隨著GDP被深圳超越,廣州也在考慮如何促進其支柱產業以及一些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
而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廣州一直在加快發展金融業。4月18日,在2019廣州市金融業推介會上,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巡視員陳平介紹道,廣州將以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為重點,攜手港澳推進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硬聯通”和體制機制“軟聯通”,形成內外聯通、高效銜接的基礎設施網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