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美國百年鋁企驚天丑聞!篡改數據近20年,NASA兩顆衛星因它墜毀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7 07:28:50

近日據美國航天局(NASA)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內,一家美國本土的金屬制造商偽造了測試結果,并向NASA提供了有缺陷的材料,這導致兩次衛星發射任務的失敗,造成了超過7億美元的損失。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鄭直    

相比已經有9000年使用歷史的黃金而言,鋁只能算是金屬材料中的“弟弟”。

鋁也是我們地球上出產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與其他金屬元素不同,鋁并不是以直接的金屬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從含50%氧化鋁的鋁土礦中提煉出來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通俗地來說,從我們每天乘坐的公交、地鐵的骨架,到廚房用具、包裝及家具,再到每天拿起上百次的手機,鋁這種金屬物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然而,如果用作飛行器零部件,則對鋁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稍有瑕疵,輕則可能造成上億美元的損失,重則可能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

造成損失超7億美元,交4600萬美元罰款了事

近日據美國航天局(NASA)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內,一家美國本土的金屬制造商偽造了測試結果,并向NASA提供了有缺陷的材料,這導致兩次衛星發射任務的失敗,造成了超過7億美元的損失。

彭博社的報道中稱,此次NASA指控的是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名為Sapa Profiles Inc.(以下簡稱SPI)的公司,這家公司偽造了包括NASA在內的數百名客戶,在19年內獲得的數千份鋁部件認證。

目前,SPI的母公司——挪威海德魯公司已同意就此次事件向NASA、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機構支付4600萬美元的罰款。

彭博社報道截圖

此外,為了解決1996年-2015年期間發生的與欺詐有關的刑事指控和民事索賠,SPI還被沒收了公司與美國政府承包商簽訂的合同帶來的180萬美元的利潤,SPI的一位測試實驗室主管還承認了相關的指控,目前正在服刑,還被命令支付17萬美元的賠償金。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和解協議,SPI從1996年便開始對不過關的鋁部件測試結果進行手動篡改。從2002年開始,公司還開始手動偽造的測試記錄,公司的技術人員還會定期提高測試機器的速度,并以不符合規格的方式切割樣品。這樣不合規的做法一直持續到了2015年,當時NASA已經暫停了與SPI的所有政府合同。

缺陷部件導致兩顆衛星墜毀

據悉,這些有缺陷的部件在NASA金牛座運載火箭(Taurus XL)的制造過程中被使用,這枚火箭曾在2009年~2011年的飛行任務中被用來發射研究地球氣候的衛星。

NASA表示,兩次衛星發射任務失敗分別為2009年的軌道碳觀測衛星,旨在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最精確的測量,以及2011年的Glory地球大氣探測衛星,旨在幫助人類進行氣候研究。

NASA在一份聲明中稱,當時運載了軌道碳觀測衛星和Glory地球大氣探測衛星的兩艘金牛座火箭的保護鼻錐未能按照命令分離,導致火箭太重而無法達到預定的軌道,最后兩顆衛星垂直返回地球,宣告任務失敗。

金牛座運載火箭(圖片來源:NASA)

NASA發射服務主任吉姆·諾曼表示:“NASA依賴于整個供應鏈。雖然我們也會自己做測試,但不可能親自重新測試每一個部件。當(部件的)測試結果被篡改,提供給我們的認證都是錯誤時,發射任務就失敗了。最重要的是,我們相信美國制造業同仁能夠按照我們所要求的標準來生產、測試和認證材料。但顯然,我們的信任遭到了嚴重背叛。”

諾曼還補充稱,多年來的科研工作都因為這些欺詐而遭到損失。

Glory地球大氣探測衛星(圖片來源:NASA)

弗吉尼亞州東區聯邦檢察官扎卡里·特威利格也寫道:“海德魯隨后向全美國各地的數百名客戶都提供了虛假的測試結果,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增加企業利潤,并獲得基于產量的獎金。”

FBI波特蘭外地辦事處負責的特別探員坎農則表示:“我們在NASA和軍方的合作伙伴,以及數百家私營企業都相信海德魯公司的產品不會有缺陷。但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這家公司的貪婪違背了這種信任。”

公司成立已超110年

挪威海德魯承認稱,公司偽造的測試結果與金屬在壓力下的強度有關。

資料顯示,挪威海德魯公司成立于1905年年底,是一家挪威的鋁業和可再生能源公司,總部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鋁業公司之一。

公司在全球約50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活動,挪威政府通過該國的貿易、工業和漁業部擁有公司34.3%的股份,公司目前大約有3.5萬名員工。此外,Sapa Profiles(現已改名為海德魯波特蘭子公司)也承認了一項郵件欺詐的指控,并被禁止在未來與美國聯邦政府簽訂任何合同。

挪威海德魯公司官網截圖

美國司法部刑事部門的助理總檢察長布賴恩·本茨科夫斯基在4月23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挪威海德魯公司和個人的貪婪使這種針對政府和其他私人客戶的欺詐行為得以持續發生,這項決議要求也要求這些公司對他們的行為造成的損失負責。”挪威海德魯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這起案件目前已經得到解決,上周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來徹底改革內部的質量和合規組織。”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其實像SPI這種美國本土的公司在制造上出現這樣的丑聞,也并非第一次。

就在最近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客機墜毀后,外界將目光轉向了波音737MAX的制造問題上。《紐約時報》在上月報道稱,波音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附近的新工廠里,工具和金屬屑通常都被人為地遺留在787“夢幻客機”的內部,而且大都在電氣系統附近。盡管飛機出廠前都會進行測試飛行,但由于該機型的引擎和機尾都有碎片,這可能會導致飛行出現故障。

就連這座工廠里的工人自己也表示,由于擔心安全問題,他永遠也不會親自乘坐波音787“夢幻客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國 鋁企 篡改數據 SPI NASA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