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青年汽車車載水制氫是黑科技還是炒作?業內:技術和成本都有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4 21:07:08

你能想象有一天汽車不加油而是加水么?這不是未來科技,而是“正在發生”。在南陽日報一篇新聞中,青年汽車的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相關內容引發輿論的一片質疑。青年汽車是否炒作?記者采訪多位業內專家尋找答案。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加水,水制氫,車子就可以跑。不知道腦洞大開的科技電影會不會拍到這么一幕?

最新一篇媒體報道引發熱議。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贊!》。文章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這條新聞引爆輿論,但更多則是對水制氫的質疑聲音。

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多名業內專家了解到,在他們看來,青年汽車這一水制氫項目更多是噱頭。目前水制氫的技術實現較多的還是電解水制氫。而且電解水制氫一般不會選擇市區,而是在水電站旁,利用過剩的電能。此外,電解水制氫后還需儲氫設備,并不是上述直接車載水制氫。

業內質疑“炒作”

車載水可以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南陽日報頭版的一則報道,讓青年汽車的“水制氫”技術火了。

據報道,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青年水氫燃料車的工作原理是,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后驅動車載電機為汽車提供動力。而且,水氫燃料車所加的水并無水質要求,自來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

加了水,有了氫,車子就能滿城跑?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為此,今日(5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不少專家都質疑“水制氫”屬于炒作。

“這個不符合我們接觸過的常識。”一上市公司旗下從事氫能源電池公司人士稱,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把水轉化為氫氣。該人士還指出其中的邏輯謬誤,“如果有這個轉換的能量,為什么不直接變為動能?還要多此一舉轉為氫氣。”

“我覺得他有這么一個炒作概念的嫌疑,所以大家相對會比較反感。”云浮(佛山)氫能標準化中心主任趙吉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當然,青年汽車曾介紹,并非是直接從水變為氫,而是有“特殊的轉換裝置”。按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的說法,是在水里加一種類似催化劑的“料”。但這個催化劑的成分卻是最為神秘,外界尚不得知。

“我猜測這個技術可能是鋁與水,加催化劑生氫的一種技術,目前也有團隊在做。”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田澤普向記者表示。

趙吉詩推測,也有可能是金屬鎂,金屬鎂、金屬鋁同水發生化學反應,然后產生氫氣。

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金屬鎂、金屬鋁甚至金屬鈉作為活性材質,都可以和水發生化學反應。但一般催化劑本身的用途是不參加化學反應,“催化劑一般是為化學反應提速,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水制氫”另一違背常識的技術便是儲氫。車載水解制氫技術是車載水實時制取氫氣,儲氫設備在車內。但氫又不太穩定,易燃易爆。

有業內人士表示:“城市里面一般沒有制氫企業,一般會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而從現有資料來講,青年汽車并未過多闡釋儲氫安全性。

而據紅星新聞報道,記者在現場找到了那輛“水氫車”。從視頻中來看,這輛“水氫車”外形是普通白色貨車,后部貨廂放著一個鍋爐狀的灰色金屬容器,車輛發動時還有轟鳴聲。車內構造簡陋,并沒有更多出奇的地方。

8成制氫靠煤和天然氣

青年汽車的“水制氫”引發爭議,但從獲取氫氣角度來看,現實技術條件已可“水制氫”。

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就是電解水。水電解制氫是一種較為方便的制取氫氣的方法。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電解水制氫是可以的,但成本消耗是個問題。”中石油規劃總院高級工程師張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解水高耗能,對反應溫度和壓力都有一定要求。電解水的主要成本還是在電,其說:“一般是5度電制一方氫”。

中泰證券研報中稱,目前每生產1立方米常溫常壓氫氣需要消耗5~5.5度電,采用最便宜的谷電制氫(如0.3元/度),加上電費以外的固定成本(約0.3~0.5元/m³),綜合成本在1.8~2.0元/m³,即制氫成本為20~22元/kg。

所以,只有在電價較低時,電解水制氫才具有商業化的可能性。為降成本和能耗,一般電解水制氫會依賴當地水電站。前述其中一位人士表示,電解水制氫會選擇發電站的豐水期,因為可以利用過剩電能,降低造氫成本。

一些新的技術或讓水制氫技術提升。據報道,今年5月13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侯陽研究員設計開發出了一種單原子OER(一種生成氧氣的反應)催化劑,能使電/光電催化水裂解析氧反應更加高效,從而提升氫氣制備的效率,這種新型催化劑可降低80%的制氫成本。

但從種種跡象來看,電解水制氫仍處于研發階段。

實際上,國內工業制氫技術主要有以煤、天然氣、石油等為原料的催化重整制氫,氯堿、鋼鐵、焦化等工業副產物制氫。特別是煤炭和天然氣是我國人工制氫的主要原料,占比分別為62%和19%。

傳統化學能源的能耗問題依然存在,太陽能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等也是未來方向。但高科技的制氫路線,仍面臨規模化的問題,瓶頸還是在轉換效率和成本。

“理論成熟不代表具備產業化應用條件,從理論到產業化應用需要論證和實踐。”趙吉詩表示,氫燃料電池技術上世紀60年代就在航天領域有應用,但直到現在才開始有商業化應用前景。

據媒體最新報道,南陽高新區管委會認為青年汽車的水氫車是研發實驗。沒人知道從項目實驗到最終形成規模商業化運營需要多久。科學研究應是嚴謹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科學精神。青年汽車把未成熟項目,以這樣扯眼球方式拋出,背后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很多人不由想起1984年著名的“水變油”案例。一個哈爾濱普通司機聲稱發明了“水變油”,稱熱值高于普通汽油等。隨后,這項發明被不少人士肯定,獲得了不少投資。10余年后,多位科技界專家質疑“水變油”的真實性,聯名呼吁調查“水變油”投資對經濟建設的破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青年汽車 車載水制氫 業內人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五月天色婷婷中文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九九精品综合网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