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2 18:02:33
曾為華強方特帶來豐厚收益的自主知識產權、大客戶和政府補助,或許未來會成束縛公司業績成長的牽絆。未來,公司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弱化這些帶來的不利影響?每經記者致電華強方特董秘辦,對方稱目前公司處于IPO階段的緘默期,暫不對外發聲。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杜毅
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這組在動漫圈赫赫有名、深受小朋友喜歡的IP,將在A股上市公司懷抱中展開全新旅程。
停牌兩個月多后,《熊出沒》IP的持有者——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強方特,834793.OC),于近期提交了轉板A股的IPO申請,并獲證監會受理。
天津“熊出沒·原始時代”主題花燈吸引游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近幾年的業績來看,被譽為新三板獨角獸的華強方特表現十分優秀:從2016年到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3.53億元、38.48億元和43.2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3.61%。與此同時,公司凈利潤也在不斷攀升,連續三年突破7億元,即便與影視動漫的A股上市公司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今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還刊發了《兩只熊和一個光頭強,一年從娃娃身上賺走8億!》稿件。
每經記者注意到,這并非華強方特首次沖擊A股,公司曾于2012年啟動A股上市計劃,但因IPO停擺期而撤回資料。此番卷土重來,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最終能否如愿?雖憑借“熊出沒”IP,成功吸金近27億元,但華強方特能與“熊”匹敵的動漫產品并不多,接下來如何打破IP不足的桎梏?
自主知識產權、大客戶、政府補助 或成牽絆華強方特發展的三大阻力
作為國內主題公園的龍頭,華強方特4月停牌開始“籌劃IPO事項”后,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6月28日晚,華強方特發布公告稱,公司于6月20日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已于6月27日獲中國證監會受理。
據《華強方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6年到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60億元、38.53億元、43.38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7.08億元、7.46億元和7.78億元。
豐厚利潤,離不開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不斷積累。作為以智能技術起家的高科技文化企業,華強方特十分注重技術的研發投入,擁有眾多商標、專利、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招股書顯示,截至 2019 年3月31日,公司已申請注冊了 558 項商標,378 項專利權,385 項作品著作權,111項軟件著作權。這使得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但問題也隨之顯露,若公司知識產權出現因存在爭議無法繼續使用、或者被侵權使用等情形,公司保護知識產權的支出將會增加或者從知識產權獲得的收入將會減少,會給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公司還存在大客戶變動、收入占比集中的風險。從2016年至2018年,華強方特前五大客戶變動較大,收入金額合計分別為12.21億元、11.77億元和13.62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35%、30.53%和31.40%。對此,公司稱,主要原因為創意設計、主題公園建設、特種電影等業務的單個合同金額較高,客戶皆為機構客戶,且收入與主題公園規劃、建設階段直接相關,體現為各年前五大客戶變動較大、收入占比相對較集中。主題公園運營收入雖然是公司重要收入來源,但直接面向游客,客戶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每經記者注意到,華強方特亮眼的業績背后,是來自政府政策的支持,近3年來,政府補助占華強方特利潤總額的三成。從2016年到2018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53億元、3.30億元和3.27億元,占當年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 38.91%、36.68%和 36.45%。公司對此進行了風險提示,如果未來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政府的財政補貼政策發生變化,將會對本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曾為華強方特帶來豐厚收益的自主知識產權、大客戶和政府補助,或許未來會成束縛公司業績成長的牽絆。未來,公司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弱化這些帶來的不利影響?每經記者致電華強方特董秘辦,對方稱目前公司處于IPO階段的緘默期,暫不對外發聲。
擬募資11億 2.85億用于動漫電影制作
華強方特主營業務是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兩個板塊。招股書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收入高達:31.29億元、29.69億元和36.04億元,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93.30%、77.14%和83.28%。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強方特已在全國多地建設運營了23座主題樂園,正在建設和擬建設的主題樂園數量超20座。龐大的樂園數量,讓華強方特擁有持續的吸金力。
華強方特集團執行總裁陳輝軍曾指出,主題樂園的立身之本是IP打造和高科技的運用能力。這其中,IP是文化旅游發展的核心動力,尤其是主題樂園發展的核心動力。
華強方特試圖在打造商業IP的同時,將IP轉化為有吸引力的主題游樂項目。目前,公司最出名的IP是“熊出沒”,據2018年《騰訊00后研究報告》顯示,熊出沒占據00后最愛動漫品牌排名榜首。連續六年,“熊出沒”大電影均現身春節檔,每經記者統計發現,6部作品累計票房高達26.72億元,且口碑良好,豆瓣評分均在6分以上。招股書顯示,截至6月8日,在國產動畫電影TOP10中,“熊出沒”系列全部上榜,已然成為中國第一動畫電影大IP。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熊出沒”系列電影是《熊出沒:原始時代》(圖片來源:片方提供)
其中,從2016年到2018年上映的3部“熊出沒”電影,累計為華強方特帶來1.82億元的發行收入。
盡管擁有了具備市場影響力的“熊出沒”IP,但華強方特其他知名IP較少,儲備量與迪士尼等國際頂尖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公司招股書透露,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0800萬股,不低于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10%。并將擬募資11億元,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即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動漫電影制作項目和品牌建設及推廣項目,分別募資金額為:4.3億元、2.85億元和3.85億元。
每經記者注意到,“動漫電影制作項目”募集來的2.85億元,將主要投入到《熊出沒》第7、8部電影的開發上,公司對這兩部電影的合計投資為1.42億元。除了強化“熊出沒”IP外,華強方特還在積極推進新動漫IP《俑之城》2、3部的創作。
據了解,華強方特的原創動畫電影《俑之城》將于今年在全國上映。該影片是基于中華文化瑰寶兵馬俑打造的全新大電影IP項目,希望觀眾通過這部影片,回到壯麗的秦朝,進入一個以秦文化和兵馬俑為主題的奇幻世界,領略一名兵馬俑少年的成長歷程。
與“熊出沒”系列針對的是12歲以下的兒童受眾不同,“俑之城”IP將受眾年齡調整為14歲~30歲。公司表示,通過動漫IP深層次、多樣化的開發可為公司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公司市場份額。
通過打造新IP覆蓋更廣泛的人群,不僅可以取得票房收入,提升原創 IP 的知名度,還將促進華強方特在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和文化內容產品的產業鏈聯動,增強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