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是什么原因,讓36名村醫集體離職?一位村醫敞開肺腑…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9 21:47:19

多名鄉鎮村醫同時請辭是因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里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孫志成    

近日,公眾號“衛柏興說醫改2”發文稱,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該公眾號所引用的辭職信內容顯示,多名鄉鎮村醫同時請辭是因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里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那么,上述公眾號所說的情況是否屬實呢?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發現,通許縣人民政府官網在7月6日和8日,連續就該事件發布情況通報,并對“報新農合要扣30%報賬款”“基本藥物成倍加價”“村醫工作不堪重負”等問題進行了回應,稱辭職信所反映的情形不存在,縣委、縣政府將舉一反三,開展大排查、大調研活動,查漏補缺,認真落實相關政策,高度關注基層村醫服務體系建設,為開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那么,事情的原委到底怎樣呢?據記者采訪到河南一名村醫透露,當地村醫能拿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約為人均22.5元,不過并不完全了解其他地方村醫是否有“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下撥到手人均不到10元”的情況。但該村醫感嘆,“現在病人少了,尤其是輸液的人少了,因此村醫的收入確實有影響。”

以下是36名村醫網上發布的辭職信:

尊敬的院領導:

您們好!很遺憾在這個時候向醫院正式提出辭職。

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村醫在醫院管理下工作很開心,醫院的氣氛就和一個大家庭一樣,大家相處的融洽和睦,同時在醫院給予的良好學習氛圍,學習很多新的東西充實自己,得到很多實踐經驗。

我們非常重視在工作的這段時光,更非常榮幸的成為村醫中的一員,在這段時間里所學到的知識也是我們一生寶貴的財富。

但由于我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里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對此我們村醫深感遺憾。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村醫的表現不能讓自己感到滿意,對醫院的照顧深感愧疚,且沒有給醫院做過貢獻,更由于我們自身的能力不足,無法勝任醫院的各方面需求。

特此向醫院提出辭職申請,望醫院給予批準。

全體鄉村醫生簽名:

辭職人:朱砂鎮全體鄉村醫生

2019-6-28

公開資料顯示,朱砂鎮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東北部7公里處,轄36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有6.33萬人口。

縣政府2次通報

7月6日,通許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及有關情況的通報》。

通報稱,對于網上流傳的朱砂鎮村醫集體辭職情況,通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抽調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工作組,約見有關當事人,對該文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通報強調,全縣村醫都仍在崗工作。

7月8日,針對網傳“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通許縣政府再次發布通報稱,得知情況后,通許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專項工作組,抽調財政、衛健、醫保等部門人員,查閱相關資料和憑證,對36名村醫進行走訪,對反映問題逐一核實。經了解,村醫的主要訴求是負擔過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和基本藥物補助資金撥付遲延。經調查:

一、“報新農合要扣30%的報賬款,5%的保證金”、“基本藥物價格成倍加價”等問題,經過調取憑證核對該情形不存在。

2018年朱砂鎮村衛生室報補門診統籌金額與朱砂鎮衛生院實際撥付數相等,無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和村醫被克扣現象,也不存在另扣5%的質量保證金現象。

二、“基本藥物價格成倍加價”問題不存在。

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流程是通過河南省醫藥采購平臺進行集中網上采購,采購過程公開透明,議定價格及過程公開透明,并進行公示,然后由醫療機構進行集中網上帶量采購。

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年年加碼,村醫工作不堪重負”的問題不存在。

該縣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嚴格按照《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操作,不存在增加服務內容的情況。

四、“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下撥到村醫手中,人均不到10元,一般診療費,基藥補助,村衛生室補貼都沒有”及“201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至今一分未領取”的問題。

2018年朱砂鎮基本藥物補助資金人均5.07元,達到國家規定5元的標準;朱砂鎮衛生院按標準向村衛生室全額撥付一般診療費,不存在“一般診療費都沒有的問題”;目前,村醫享受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藥物和一般診療費補助,其余暫無相關政策,反映情況不屬實。2018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目前已撥付人均14.53元,所反映不到10元不屬實。2019年上半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基本藥物補助等資金,縣委、縣政府責成財政、衛健、醫保等部門7月20日前撥付到位。

通報指出,以上問題反映出縣有關部門在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等資金方面存在遲延,影響了基層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下一步,縣委、縣政府將舉一反三,開展大排查、大調研活動,查漏補缺,認真落實相關政策,高度關注基層村醫服務體系建設,為開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監督和關注。

又有28名村醫辭職?

不過,就在通許縣政府6日發布第一份情況通報之后,又傳出該縣大崗李鄉28名鄉村醫生也集體遞交辭職報告的消息。

7月7日,公眾號“衛柏興說醫改2”再次刊文稱,通許縣大崗李鄉又發生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的事情。文中所附辭職信圖片顯示,內容與朱砂鎮曝出的辭職信內容基本一致,僅抬頭、落款為“大崗李鄉全體鄉醫”。

不過,記者7月8日搜索微信公眾號“衛柏興說醫改2”,顯示該賬號已被屏蔽,上述內容無法查看。

而據新京報報道,7月8日,一名在辭職信中簽名的朱砂鎮鄉村醫生在電話中稱,目前正給病人看病,不便說話。

全國人大代表、大崗李鄉鄉村醫生馬文芳則表示,正在外地學習,對此事不了解。據新京報報道,“大崗李鄉全體鄉醫辭職報告”中無馬文芳簽字。

同一天,開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該部門領導已到通許縣全面了解情況,目前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村醫:輸液的人少了,影響了收入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了河南新鄉的一名村醫。

據該村醫介紹,現在鄉村醫生任務的確比較重,不過能從當地獲得一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

這名村醫表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主要是建公眾健康檔案的費用,比如65以上老人每兩個月需測血壓,35歲以上糖尿病、精神病、心臟病、高血壓病人需檢查身體,此外還包括健康扶貧等項費用。

該村醫告訴記者,到當地村醫這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大約為人均22.5元。由于鄉衛生院也要做這些事情,所以他們要留下一部分。不過可能有的村醫感覺是衛生院留下的偏多了一點,到村衛生室就少了。

據該村醫透露,某些村衛生室可能存在經費延遲發放的情況。比如現在是2019年7月,但今年到目前發了一部分,有的鄉衛生院的解釋是,延遲發放是因為“上面錢到不了賬”。

這名村醫告訴記者,村里差不多所有的藥都要求用基本藥物目錄里面的,但現在基藥目錄中的部分藥品,到指定公司去進藥時可能碰到沒有藥的情況。雖然有同類品種的普藥,而且比基藥便宜,但按照規定,如果不在基藥目錄里是不能用的。

另一方面,基藥目錄里的藥物價格是定死的,不能適應市場行情而變化,不夠靈活。比如基藥里的克林霉素,0.15克規格的基藥里是九塊多一支,普藥里面是個0.6克一支,相當于基藥的4支,而價格只要六塊多錢,相當于價格差了好幾倍。

該村醫認為,推廣基藥目錄,原本就是為了讓醫生不再開大處方,不再亂用藥,從而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如果出現基藥比普藥更貴,就會有違政策初衷。

該村醫透露,當地村醫的收入主要來自“看病掙錢”,但現在收入相比原來有所減少。“原來我剛干的時候,一個醫生的收入相當于兩三個建筑工人,現在是兩三個醫生頂一個建筑工人的收入。”

該村醫解釋說,這里面有建筑工人收入增加的因素,比如現在建筑工人每天能掙二三百塊錢,但是醫生一天可能只有一百來塊錢。主要原因是病人少了,尤其是輸液少了,相對來說收入就少了。雖然有補助的經費,但不足以抵消村醫們營業收入減少的部分。

“現在年輕人干村醫的特別少。現在我們這里的村醫大多都四五十歲以上,因為掙得少。在河南新鄉年輕人掙五六千、七八千很平常。所以很多村醫都改行了,或者去干其他一些副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村醫一直以來都是個體行醫,近幾年衛生院將公衛服務委托給村醫,并按照考核發給費用,并要求村醫使用基本藥物,使用基本藥物的給予一定的補貼。

一般而言,縣里的公衛經費先根據人頭下撥到各鄉鎮衛生院,然后再根據考核情況下發到各村衛生室。因為村醫過去往往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本來是依靠藥品收入來獲得收入,但基藥制度要求藥品零差率,村醫等于缺少了一塊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給村醫的補助不足以彌補藥品加成的收入,會造成村醫收入減少的客觀現實。

村醫問題如何破解?

事實上,對于改善我國目前鄉村醫生的現狀,不少人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記者注意到,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說,只有農民健康,才有全民健康。農民不健康,鄉村振興戰略難實現。村醫就在農民家門口,村級衛生室建設對鄉村振興很重要。他建議,加強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將村醫待遇和村衛生室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很多村醫沒有拿到鄉村助理醫師執照,在人才建設方面要有更多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魯友明也提到,以湖北省為例,目前人口數超過1000的鄉村有2000多個,但是有超過一半的農村是沒有村醫的。“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一是合格醫務人員不夠,二是合格醫務人員留不住。”

魯友明建議,應加大重點醫學院校的招生名額。尤其是為了更好地促使醫學院的畢業生愿意到貧困地區和偏遠山村從事醫療工作,可以考慮從兩方面著手,進行改善。

首先,教育部可以考慮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從貧困地區和偏遠山村招收一些有志于從事醫療工作的考生,給予一定程度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并通過條款確保其畢業后能夠回到家鄉從事醫療工作。

同時,國家應給予專項補貼來提高鄉村醫生各方面的待遇。“目前鄉村醫生在退休后是拿不到退休金的”,他建議在鄉村醫生的保障方面,也可以效仿鄉村教師人才體系建設的經驗,給予鄉村醫生同等的待遇,真正尊重人才、優待人才,促使合格醫務人員能夠留得住,并且扎根下來。

記者梳理發現,2014年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和2015年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均規定,各地要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河南 村醫 辭職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