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0 14:13:09
8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大幅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星
日前,國家發改委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等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信息69.38萬條。此外,7月限制購買飛機票25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9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大幅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商業銀行等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0元降低至20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元降低至2元。
截至7月底,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總量持續增長,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約370億條。“信用中國”網站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約1.97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約1.56億條,行政處罰信息4063萬條。
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份,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信息69.38萬條,涉及失信主體63.92萬個,退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主體16.65萬個。7月當月,全國法院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3萬例,限制購買飛機票25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9萬人次,此外,7月份有15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孟瑋表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始終堅持依法依規,合理適度。什么樣的失信行為將納入信用記錄,失信到什么程度將列入“黑名單”,列入“黑名單”后將受到哪些制約和懲戒,這些都要有明確的法定依據。這就要求做到“三個防止”,防止失信行為認定和記入信用記錄的泛化、擴大化;防止失信“黑名單”認定和實施失信懲戒措施的泛化、擴大化;防止包括個人信用分在內的其他信用建設舉措應用的泛化、擴大化。
記者注意到,機構或個人查詢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均有所下降。
《通知》規定,商業銀行等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0元降低至20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元降低至2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年60元降低至30元,變更登記、異議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次20元降低至10元。農村商業銀行等9類金融機構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繼續實行優惠收費標準,將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增補納入優惠范圍。上述享受優惠政策的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收費標準由每份15元降低至10元。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通過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每年前2次免費,自第3次起每次收費10元。本次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總體降幅近50%,預計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成本支出約7.4億元。
《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機構等征信系統用戶,不得違反規定自定收費項目,將征信查詢費轉嫁給被查詢對象,增加被查詢對象負擔,也不得要求被查詢對象自行提供其信用報告。
記者注意到,根據《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下列業務,可以向個人信用數據庫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一)審核個人貸款申請的;(二)審核個人貸記卡、準貸記卡申請的;(三)審核個人作為擔保人的;(四)對已發放的個人信貸進行貸后風險管理的;(五)受理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貸款申請或其作為擔保人,需要查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資人信用狀況的。
那么,哪些地方能查信用?記者了解到,目前有三種途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信用中國”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中國政府網及相關部門門戶網站;12315市場監管投訴舉報熱線和信息化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