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募ETF市場硝煙四起 誰能成為最后贏家?

上海證券報 2019-09-03 08:55:19

頭部玩家短兵相接、第二梯隊加速入局,構成當前公募ETF的“戰況”。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公司的營銷重點轉向ETF,然而,在光鮮背后,ETF的成本卻成為多家公司的“不可承受之重”。

頭部玩家短兵相接、第二梯隊加速入局,構成當前公募ETF的“戰況”。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公司的營銷重點轉向ETF,然而,在光鮮背后,ETF的成本卻成為多家公司的“不可承受之重”。

ETF市場究竟是紅海還是藍海?成本投入多少才能盈利?怎樣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上述問題在一些基金公司看來并不是很重要。“關鍵是要跟上趨勢。如果錯過了這波ETF擴容的風口,權益管理規模的擴張將更加艱難。”一位基金公司副總告訴記者。

一場不能缺位的戰役

受益于2019年上半年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公募基金半年報利潤相當亮眼。與此同時,多只ETF現身盈利榜單前列,并成為所在公司的盈利擔當。天相數據統計顯示,產品利潤榜前十名中,超過半數是ETF產品,華夏50ETF、華泰300ETF和南方500ETF的利潤分別為110.07億元、88.32億元和73.12億元。華泰300ETF的利潤占該公司旗下所有基金半年度盈利總額的一半以上。對于長期重視并積極布局ETF的基金公司來說,今年已開始收獲“甜美的果實”。

臨近三季度末,ETF發行維持井噴之勢。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型ETF合計發行42只,已經遠超去年全年的31只。而2005年至今,股票ETF的數量合計僅為192只。不少基金公司紛紛表示,后續將加速推出更多ETF產品,標的資產涵蓋股票、債券、商品以及其他另類資產,跟蹤指數包括寬基、行業、主題SmartBeta等。

如今,ETF市場究竟是藍海還是紅海?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創新中心副總經理葉武近日公布了幾組數據:截至8月16日,滬深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數量已達到226只,市場規模6418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超10%。場內投資者的數量從一年前的50多萬戶發展到如今的100多萬戶。他表示,美國的股票ETF的規模約占股票總市值10%,而我國這一數據只有0.75%。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國的ETF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很大。

市場雖有容量,但產品上量并不容易。將ETF作為公司戰略性業務,首先要面對不低的成本壓力。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數量投資部副總告訴記者,從購置系統開始,推出一只ETF大概需要350萬元左右,這還不包括首發、做市商、登記結算費和人員工資等開銷。如果以0.5%的管理費來計算,ETF的規模至少要在3億元以上才能大致覆蓋日常的管理成本。天相數據顯示,全市場147只股票ETF中,規模超過3億元的不到半數,僅67只,另有47只規模在1億元以下。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少數公司,大多數基金公司在ETF業務方面處于“賠本賺吆喝”的狀態。

另一方面,ETF的管理風險也不可小覷。“ETF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其運作包括前中后臺一整套流程,對日常的精細化管理有很高要求。每日申贖清單的制作都容易發生風險事件,從未涉足ETF產品管理的基金公司會有較大的壓力。”另一位數量投資部總監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縱觀當下公募ETF的發展格局,玩家分層、頭部化趨勢已經較為明顯。

天相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華夏基金旗下ETF規模達1051.28億元,是唯一一家ETF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公募基金,排名其后的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旗下ETF規模分別為534.13億元、430.72億元和403.94億元,4家公司旗下ETF產品管理規模合計超過全行業ETF產品規模的半數。

數家基金公司打出“品牌+投顧”的營銷方式,以差異化特色為旗下ETF產品爭取更大的增量。今年6月,嘉實基金推出SuperETF品牌,全速發力SmartBeta業務;天弘基金則于近期推出“國民ETF”品牌,力求通過大數據優勢和投顧服務,打造“左手余額寶,右手指數基金”的閉環,引導更多投資者進行權益投資和組合投資。

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也為市場帶來了更多驚喜。7月底成立的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規模超過70億元,是今年以來成立規模最大的股票型ETF;華寶基金近期推出的中證科技龍頭ETF,上市3天規模即突破20億元,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

“我們樂見更多的參與者進入ETF市場,這樣市場會更加繁榮。大家一起努力,形成一個富有活力的生態圈。”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數量投資部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雖然頭部基金公司有一定的優勢,但其實還只是處在一個巨大市場的起點上,要說分出勝負還為時過早。”

“最后的贏家和格局的形成,應該是由金融科技造就的。”這位負責人表示,壓倒性的優勢大概率會出現在兩大方向:一是如何讓更多投資者以更便捷的方式參與,二是產品的競爭力和其他產品不一樣。在他看來,產品和技術才是指數投資真正的“戰場”,作為指數基金管理人,要相信這一點并且時刻保持警醒。

原標題:硝煙四起 公募ETF進入“戰國時代”

(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募ETF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呦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制服中文在线永久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