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7 21:27: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NBD)邀請到了專做醫藥行業一級市場投資的深圳物明投資合伙人張宗友和二級市場機構深圳東方馬拉松投資醫藥行業的黃俊,對他們做了深度訪談。兩人分別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視角來解讀帶量采購的影響、仿制藥的未來發展和后市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策略等方方面面。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去年底“4+7試點城市帶量采購”推行以來,中國醫藥市場產生了重大變化。
今年9月24日,新一輪藥品帶量采購擴面正式開標,標志著帶量采購全國擴圍大幕正式拉開。9月25日,上海陽光醫藥網公布了《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公示》,不少品種的價格在首輪“4+7”基礎上再創新低,競價降幅近六成。
受帶量采購影響,醫藥板塊相關股票這幾天股價也大幅下跌,最典型的如:信立泰連跌4天,4個交易日累計跌超20%;京新藥業9月24日跌停,4個交易日累計跌近20%。
在市場看來,這次藥品的降價幅度超出很多人預期,未來藥品市場將迎巨變。一時間,醫藥行業帶量采購引起了資本市場熱議。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NBD)邀請到了專做醫藥行業一級市場投資的深圳物明投資合伙人張宗友和二級市場機構深圳東方馬拉松投資醫藥行業的黃俊,對他們做了深度訪談。兩人分別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視角來解讀帶量采購的影響、仿制藥的未來發展和后市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策略等方方面面。
NBD:藥品“4+7”帶量采購擴至全國開標,整體看對醫藥行業有什么影響?
張宗友:整體上看會繼續推動醫藥行業結構變化,仿制藥市場份額下降而創新藥市場份額上升。短期看是多個品種市場銷售額的大幅下降以及參與者的變化。
黃?。赫w看,首先,原來仿制藥的舊的商業模式完全被打破,仿制藥企業依靠高銷售傭金的模式不在可行;其次,仿制藥企業從戰略角度,即使價格下降幅度較大也要力保中標,很多市場份額較大企業在短期內盈利能力將會下滑。
NBD:而從長遠看,“4+7”對醫藥行業的深遠影響是什么?
張宗友:從長遠看,仿制藥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將繼續加速,目前是以品種為單位,未來逐漸會以點到面。而藥品市場留下的空間會釋放給創新藥,讓更多未滿足的需求獲得滿足。
黃?。洪L期看來,對仿制藥企業的優勝劣汰起到加速作用,企業加速整合,不適應新政策的企業將會退出市場,將原有的市場份額讓給優勢企業。
NBD:你們如何看待仿制藥的未來發展和變化?
張宗友:仿制藥集中采購帶來的集中度提升是國家推行供給側改革在醫藥行業的具體體現,將引導仿制藥回歸制造業本質,不應享有原研藥的高附加值。但是畢竟藥品臨床領域多、品種多,全部擴面需要數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仿制藥競爭格局不再是目前的散亂局面,而是由真正的仿制藥大廠組成市場。真正的仿制藥大廠擁有原料制劑一體化的生產能力,同時也需要具備高水平的生產、管理能力,最終做到高質低價。質量要持續符合一致性評價標準,而價格要在全球具有競爭力。例如擁有全球“普利大王”、“沙坦大王”之名的華海藥業,以及“他汀專家”海正藥業,分別中標了其擅長的原料藥對應的制劑產品。很有可能未來某一類藥品的市場就集中在這一類在全球市場中具有影響力的廠商手中。
黃?。何磥矸轮扑幤髽I將會有幾個發展趨勢:1、加速優勝劣汰,集中度迅速提高,小的仿制藥企業將會死亡,大的仿制藥企業將加大兼并整合,強者恒強;2、優勢仿制藥企業加大對研發投入,提高仿制藥的技術含量,有可能形成類似以色列TEVA的中國仿制藥大企業;3、仿制藥企業會加大控制原料藥的力度,保證產品具備成本優勢;4、整體利潤水平將會保持在合理水平。
NBD:有報道說,外資藥企紛紛進入中國,比如印度藥企,這對中國醫藥市場有何影響?
張宗友:此次中標企業中有原研廠商,也有印度廠商,這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市場會越來越開放,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激烈的競爭環境會倒逼企業一方面加大創新,一方面繼續降低成本。尤其是在門檻較低的仿制藥領域,如果成本沒有原研企業或者印度企業低,那么就應該退出市場,因為不符合比較優勢的基本經濟規律。
所以對企業來說,核心就是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好成本管理。印度企業有其成本上的優勢,但也是就某些品種而言,華海藥業在普利、沙坦領域就穩穩坐在全球龍頭位置。
NBD:對你們做醫藥投資的人來說,這次的帶量采購對你們有何影響?
張宗友:作為一級市場的機構,帶量采購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投資方向。除非企業在全球擁有原料藥、制劑競爭優勢,那么仿制藥企業就不應該是方向。即使仿制藥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條件,其估值也要非常合理,因為集采會將仿制藥利潤壓得很薄,而且面臨周期性中標的不確定性,未來退出時市場給出的市盈率也非常低。
黃?。簩τ谖覀儊碚f,由于事前充分討論過帶量采購的影響,回避了可能導致“黑天鵝”的仿制藥企業,這次的帶量采購并沒有帶來任何損失。
NBD:未來你們看好哪些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
張宗友:我們在看好的方向上有幾個,第一,創新藥。正所謂“騰籠換鳥”,仿制藥壓縮出的份額一大部分是給創新藥的,如果產品真的具有強的競爭力,是具備投資價值的。因為醫藥領域未滿足的需求太多,創新是無止境的,市場也是無止境的。
第二,高難度仿制藥。仿制藥中也有許多壁壘較高的領域,例如微球領域,十分考驗企業的工藝放大能力。例如,武田二十多年前研發出了亮丙瑞林微球,銷售峰值達10億美金,現在仍然保持這個數字。國內具有產業化能力的也僅有麗珠、綠葉等少數企業,而綠葉的利培酮微球也于今年在美國申請了NDA。
第三,平臺型企業,例如CRO、CMO行業。他們向眾多新藥公司提供服務,下游客戶快速發展帶動了平臺型企業的發展。
黃?。簭亩壥袌鐾顿Y來說,我們看好的行業機會有四個。
1、藥品領域:① 仿制藥平臺型企業,可以源源不斷地開發系列產品抵抗政策的影響;② 創新藥企業是未來中國制藥的方向,龍頭公司將會誕生;③ 類消費藥品/品牌企業,產品價格主要由消費者負擔,不受醫改影響,對政策具有一定免疫能力,比如:疫苗行業;④ 創新藥產業鏈相關企業(CRO\CMO)會跟隨創新藥的崛起而發展。
2、醫療器械領域:過去十年保持20%的復合增長速度,未來十年仍然有可能保持15%的增長。
3、連鎖醫療服務:眼科連鎖的商業模式在未來仍能保持增長。
4、連鎖藥店:由于醫改處方外流、集中度不斷提高以及連鎖模式帶來機會。
NBD:新政會不會給你們帶來思路和打法上的變化?準備如何應對?
張宗友:除了仿制藥以外,其他有發展空間的細分領域都存在投資機會。對于處于快速成長期的領域,我們保持少數股權投資,向增長要收益,例如高品質器械與醫療服務。
對已經較為成熟的領域,例如特色原料藥、中成藥,我們可能進行并購型投資,向產業鏈整合要收益。全球大型藥企多數經歷過并購整合,我國的藥企也必然要經歷這個過程。對于小規模的并購我們可以主導,對于規模更大的我們可以參與。
黃俊:在投資思路上,我們堅決回避傳統仿制藥企業,只看平臺型的仿制藥企業以及能源源不斷地開發仿制藥品種的企業,同時看好集中度提高帶來機會。同時,看好創新藥企業的發展,創新藥物的市場遠遠沒有被滿足,并且國家鼓勵創新,在政策上給予大量支持,相信未來創新藥企業將會不斷發展。
NBD:你們接下來準備如何投資和挖掘醫藥行業機會?公司的投資策略是怎樣的?
張宗友:在策略上,我們還是要不斷挖掘具有支付能力群體的需求,以及可靠的商業模式。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才有生意,有可靠的商業模式才有利潤。
藥品研發領域比如患者招募,是新藥研發企業和CRO最頭痛的問題。由于我國醫療機構信息化程度低,當前的患者招募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時代。如果有公司能夠有能力高效、合規地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就具備投資價值。
服務領域具體來說比如兒科醫療,是所有家長頭疼的問題,且家長支付意愿強,這個方向如果某種服務模式被驗證,就有投資機會。
黃俊:在投資策略上,我們會細化醫藥子行業,尋找不受醫改影響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并且長期看好持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