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7 19:12:48
前三季度銷售額近2000億元,但資本市場對新城風險的釋放還在繼續。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陳夢妤
10月最后一個周末,新城控股(601155.SH)正式發布2019年三季報。
這是王曉松接任后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公司最主要的營收和利潤指標均有所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新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9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32億元,同比增長19.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0.67億元,同比增長18.86%;銷售額1976.91億元,同比增長23.89%。
“上半年新城控股轉讓、回款、控制買地的效果已經體現出現了,也呈現出穩健為主、適當收縮的經營方向,這一方向短期應該不會出現變化。”有業內分析師表示。
截至10月27日收盤,新城控股股價已從8月的23.6元低點升至33.49元,回升超3成。
今年的新城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戰略選擇——生存第一、安全第一。
可以看到,新城選擇了適當收縮。7月25日~8月30日,新城陸續轉讓21個項目公司的股權及債權,換回約101.53億元,約占公司2018年末經審計歸母凈資產的33.30%。
新城控股也放緩了拿地節奏,尤其是下半年。根據同策數據,今年1~9月,新城拿地金額564.88億元,位居TOP10,而上半年尚處第6位。
今年前三季度,Top10房企拿地總額為7789億元,占Top100房企的35.7%,份額逐步提升,說明前十強在行業下行的周期中都傾向撿漏拿地,擴大規模。
不過新城“壯士斷腕”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最直接的反應是經營性現金流,由-47.42億元上升至-7億元,增加40億元。
新城也明顯放緩了投資步伐,今年三季度的投資性現金流為-44.74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210.7億元大幅減少。
對于新城采取的策略,業內觀點不一。
在上述證券分析師看來,未來兩年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新城需要在穩定局面后,快速采取措施保證規模。如果持續選擇收縮策略,住宅現金流放緩、沒有足夠新增土儲,則可能使業績呈現下行趨勢,或會影響十強位置。“雖然賣項目、收縮投資戰線讓新城順利度過了難關,但后遺癥可能是犧牲未來幾年業績。”
58安居客首席研究總監張波則指出,對于企業來說,擴張一定要在安全邊界里,對于目前的新城來說,活下去最重要,可以在下個周期再出擊。
“對于房地產這樣的資金密集型企業,融資出問題,經營就會出問題,這個時候,新城采取收縮策略,穩定經營性現金流是一個明智選擇。”張波表示。
實際上,黑天鵝事件直接沖擊了新城的現金流和融資環境。比如新城7月之后的融資較同期弱化了很多,籌資性現金流由2018年三季度的359.05億元減少至73.38億元。
同時,惠譽和標普則維持BB級評級,但將評級展望調整為了負面。
“從外部評級來說,資本市場對新城風險的釋放還在繼續,公司的保守經營策略或會延續。”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