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4 19:12:47
今天,大盤繼續窄幅震蕩,跌也跌不下去,漲也漲不起來,成交依舊低迷。創業板表現稍好,創業板指數上漲了0.64%,科技股的表現繼續強勢。行情一般,市場清淡,這種時候,達哥也需要去學習一下,為明年的行情提前充電。于是,今天我就參加了機構的一場內部交流會。來看看這場交流會的內容吧。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大盤繼續窄幅震蕩,跌也跌不下去,漲也漲不起來,最終滬指小漲4.63點,以2909.87點報收,滬市僅成交1515.8億元,成交依舊低迷。創業板表現稍好,創業板指數上漲了0.64%,科技股的表現繼續強勢。
行情一般,市場清淡,這種時候,達哥也需要去學習一下,為明年的行情提前充電。于是,今天我就參加了機構的一場內部交流會。
前兩天,達哥在網上看到一家青少年培訓機構的廣告語很有意思,“你來我們就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們就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
簡單一句廣告語,感覺這也太狠了!這讓我們意識到,必須要不斷學習,否則必然會被競爭對手淘汰。炒股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學習,那就只能永遠是“韭菜”。
所以,達哥也一直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上給大家強調,股市投資一定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學習,拓展視野,提升自己的投資水平。
這幾天,行情實在是低迷,而各大機構也在紛紛召開年度策略會。這個時候,正好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所以,今天達哥也去參加了一家國內頂級公募基金的內部交流會,主題就是明年大類資產的配置機會。
別以為看到“大類資產”四個字,就覺得這是機構的事情,與普通投資者無關。其實不然!
大類資產包括債券、股票、房地產、商品等不同種類的資產,跟我們普通老百姓都是息息相關的。而大家最關心的,主要就是債券、股票和房地產三大類。
達哥在這次交流會上看到,現場非常火爆,參與的人數也非常多。主辦方說,根本沒有想到會這么火爆。由此可見,對于大類資產配置,普通人的需求是非常強的。
那么,這家機構的觀點是什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先說債券,由于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因此利率會出現趨勢性下行。這種情況,是有利于債市的中長期表現的。不知道我們的粉絲中,有多少朋友關注債券市場,這個觀點可以參考。
其次是股票。他們的觀點是,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企業盈利波動下降,未來股票市場估值會出現中樞性抬升,有利于整體權益市場表現。簡單來說就是,估值見底了,明年股市的整體估值區間會向上走。說明機構還是看好明年的股市的。
第三個也是普通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那就是房產。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房產可能是占比最大的資產了。而這家機構的看法是,在人口老齡化和居民資產配置轉移需求下,房地產長周期進入尾聲,未來地產和相關產業鏈增速會出現下行。這個觀點,達哥不用翻譯了,大家仔細讀一下,應該能夠明白意思。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投資手記。
滬指連續兩天在2900點爭奪之后,今天依舊沒有太大的起色。
上午,官方公布了10月份工業數據。數據顯示,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7%,比9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7%。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
這個數據有點不如預期,市場順勢出現了一小波跳水,但隨后多頭逐漸穩住陣腳,下午再度展開反彈。而尾市由于缺乏成交量配合,最終滬指只是小漲了4.63點。
今天的焦點個股,無疑是老牌白馬股海康威視。昨晚曝出公司董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今天開盤后一度大跌4.53%,但隨后跌幅收窄,最終只跌了2.46%。應該說,海康威視算是扛住了董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利空。
熱點方面,市場繼續以科技為主線,主力資金依舊追捧智能穿戴、無線耳機,半導體、華為產業鏈個股集體走強。個股中,漫步者強勢漲停,鵬鼎控股創歷史新高。此前,調入過牛指的三安光電,今天也繼續創階段新高。
除了科技股外,創新藥板塊今天也表現強勢,康龍化成、凱萊英、藥明康德漲幅不俗。而醫藥龍頭恒瑞醫藥股價再創新高,股價逐漸逼近100元。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投資手記。
大盤在低位連續三天窄幅震蕩,沒有繼續再創新低,2900點整數關的支撐力度還是較強的。接下來,短期反彈可能開始醞釀了。
而收盤后,又有新的消息傳來。據央視新聞報道,商務部今天(14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答中美經貿磋商相關問題時表示,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征關稅而止,這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重要條件。取消加征關稅,符合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是雙方而不是單方的利益所在。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11月14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