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02 23:37:42
2019年12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美好商業研究中心發布了《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TOP3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伊利股份等在內的30家企業進行了社會責任評估。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方琛
食品飲料行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企業美好商業的品牌形象建設和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除了依賴于企業自身的規范發展,也離不開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2019年12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美好商業研究中心發布了《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TOP3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根據企業2018年市值排名(截至2018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從A股和H股上市食品飲料業公司中選取TOP30的企業作為調查對象進行了社會責任評估,對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伊利股份等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指標很多,此次美好商業研究中心的評估是以MQI為基礎,結合微博口碑投票等多種指標,給每個數據不同賦權計算出的客觀數據。
首先,美好商業研究中心攜手國內著名CSR研究機構商道縱橫以專業的MQI關鍵定量指標(Material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體系為基礎為每一家企業發布的最新的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分析和評估。每家公司披露的CSR報告以最終披露指標個數計分,最終將以30%的比例,作為此次調查中最重要的參考依據,計入最終的評估結果。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劉國梅 制圖)
截至本次調查統計的2019年5月17日,有16家公司發布了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其中,有3家公司(蒙牛乳業、華潤啤酒、山西汾酒)尚未發布2018年度的報告,最終評估采用其2017年度的報告;剩余11家企業尚未定期披露社會責任報告。
部分企業尚未披露CSR報告,使企業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了信息壁壘,也讓美好商業的此次調查失去了此項重要數據。食品飲料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信息較少,整體透明度較低,企業與企業之間差異較大,披露數據中報喜不報憂等也給此次調查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如何從“不表態”的企業中評析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如何根據“選擇性表態”的CSR報告,做到企業社會責任調查中不偏聽、偏信?
為了盡量全面、真實地接近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美好商業研究中心跳出單一的CSR報告文本,結合大眾消費者對30家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口碑調查,并邀請多位行業專家、營銷專家等多方人員對30家企業的社會責任踐行度進行評分,最終將結合多方視角評估的情況,生成最終的評估結果。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逐漸成為媒體和大眾對外表達的重要窗口,各大企業也越來越重視自身在媒體傳播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打造良好的企業口碑。因此,企業在大眾眼中的口碑形象,無論是基于消費者的真實體驗還是信息傳播對大眾視角的影響,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企業的真實口碑。
截至2019年9月11日止,由中國財經媒體第一大V@每日經濟新聞在微博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口碑調查”已全部結束。根據微博官方數據,此次調查共有6676人次的有效投票,30家企業的投票結果從中炬高新的49票到涪陵榨菜的962票不等。最終30家企業的微博票數將以100分制(1000票為滿分)折算,并以25%的比例計入最終對每家企業的社會責任調查評分中。
在對30家企業的社會責任調查中,除了專業機構的研究數據、大眾消費者對企業的投票結果,各個行業專業研究人員提供的視角和評估結果也尤為重要。美好商業研究中心除了從經濟、環境、社會、勞工、產品五方面對部分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采訪調查外,還邀請了多位行業專家、營銷專家等對30家企業的社會責任評分,最終將各以15%的比例納入最后的總評分中。
綜上所述,美好商業研究中心對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TOP30的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最終將綜合CSR報告(權重30%)、微博投票(權重25%)、行業專家評分(權重15%)、營銷專家評分(權重15%)、美好商業研究中心(權重15%)五項評分累計總得分對30家公司進行總排名,還將就每個指標對30家公司進行單個指標的橫向對比分析。
另,為了對30家公司進行更細化的對比分析,美好商業研究中心根據不同公司的主要產品將30家公司細分為白酒、啤酒、乳業、調味品、食品綜合5組。具體分組如下:
(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劉國梅 制圖)
專家調查表樣本:
(圖片來源:每經調查資料圖)
微博調查樣本: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微博截圖)
備注:由于張裕A為唯一一家以葡萄酒為主要產品的企業,為了統計方便,我們將其和白酒類一起展示。另外,食品綜合類別中所涉細分類別較多,部分企業分類或有爭議,僅用于此次調查報告。為了更深入研究食品飲料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的細微差別,美好商業研究中心還將就每個細分類別的幾家公司進行組內比較分析,以便得出更深入的研究結論。
識別二維碼,查看完整報告
(圖片來源:每經原創)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原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