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1 21:26:37
海正藥業昨晚的減值準備計提公告今日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股價大跌6.87%,百億私募高毅資產三季度末也持有不少海正藥業,今日股價下跌損失超1600萬元。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海正藥業昨晚的減值準備計提公告今日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股價大跌6.87%。高毅資產三季度末持有海正藥業超2000萬股,一天損失逾1600萬元。
海正藥業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逾13億元
10日晚間,海正藥業(600267)發布公告稱,根據評估和測試結果,公司部分資產存在減值的情形,其中對公司研發項目開發支出轉費用化處理4.12億元及計提外購技術相關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2億元;對公司在建工程/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9.41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74億元。
上述研發項目開發支出轉費用化處理以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相應減少了公司2019年度的凈利潤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
消息一出,海正藥業股價今日早盤集合競價直接開在了跌停板上,臨近開盤時股價有所拉起,截至今日收盤,海正藥業大跌6.87%,成交額超6億元,成交量顯著放大。
盤后龍虎榜顯示,一家機構席位買入4476萬元,賣出席位也出現了兩家機構,但賣出額均不超過2000萬。買賣前五席位合計凈買入1818萬元。
另外,昨晚公告發出后,海正藥業隨后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減值在建工程的具體類別、對應項目及產品、投建時間、建設進度、賬面價值,以及本次減值金額、減值原因和后續處置安排。
公開資料顯示,海正藥業三季報實現營業收入83.1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5億元,也就是說,這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一口氣把前三季度利潤全部打翻。
值得注意的是,海正藥業近年來業績不佳,公司去年虧損4.9億元,今年三季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虧損4.04億元,由于出售博銳部分股權獲得非經常性損益才導致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增。
今年以來,多家券商發布了海正藥業的研報,Wind統計顯示,太平洋證券和東北證券紛紛給出了買入的評級,其中,太平洋證券研報較多。
今年年初時,券商的目標價一度看高到20元上方,而到了三季度時,目標價降低為17.6元。
在今年9月份,太平洋證券表示,由于公司2019年仍可能計提資產減值、暫停研發項目等一次性費用,會減少2019年利潤,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和利潤釋放。預計2020年真實業績將開始充分體現,拐點確立。假設海正博銳老股轉讓/增資于年內完成并確認投資收益,預計公司2019/2020/2021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0.22億元、3.09億元和5.25億元,EPS分別為1.06元、0.32元和0.54元。公司迎來管理和經營雙重歷史拐點,目前市值109億元,明顯低估,19年合理估值170億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7.6元,距離目前股價有70%以上的漲幅。
公開資料顯示,海正藥業是一家集研產銷全價值鏈、原料藥與制劑一體化、多地域發展的綜合性制藥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一家主營抗腫瘤、抗感染、心血管、內分泌、免疫抑制、抗抑郁、骨科等領域的原料藥、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綜合性制藥企業。
百億私募重倉踩雷
海正藥業近年來業績表現并不亮眼,但仍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扎堆其中。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合計持有2257.91萬股,券商合計持有476.91萬股。
另外,百億私募高毅資產三季度末也持有不少海正藥業。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顯示,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和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持有905.74萬股、877.27萬股和511.31萬股,目前合計持有海正藥業市值達2.27億元。
梳理發現,高毅資產在逐步加倉海正藥業。今年一季報時,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當時持有750.51萬股,此后在二季度進一步加倉;而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高毅曉峰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則分別在半年報、三季報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
今年三季報顯示,高毅曉峰2號三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有承德露露、萬東醫療、紫金礦業,加倉了合盛硅業;銳進43期同樣新進了萬東醫療、紫金礦業;高毅-曉峰1號僅新進海正藥業。同時,鄧曉峰所管理的產品退出了平安銀行、中環股份等公司的股東榜。
公開資料顯示,鄧曉峰現任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18年證券從業經驗,14年基金管理經驗。曾任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權益投資總部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全國社保組合股票基金經理兼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經理等職。其投資理念為價值投資、逆向投資。其對價值投資的理解為注重公司的基本面,投資基于對商業模式和盈利的判斷;投資回報主要來源是公司本身的價值創造,而不是與交易對手的博弈;找到一樁好的生意,由合適的人管理,判斷一個好的價格,在風險收益比恰當的時候投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