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30 15:58:11
“商業是旱澇保收的生意。”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陳夢妤
10年前,寶龍地產成為商業地產領域赴港上市第一股;10年后,寶龍商業成為內地商業管理領域在港上市第一股。
12月30日,寶龍商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9909.HK。開盤報9.5港元/股,盤中最高漲幅7.37%,達10.24港元/股。
截至午間休盤,寶龍商業市值59.8億港元。若與其他主要服務住宅的物業股對比,這一市值與新城悅上市時的規模相當,相較碧桂園服務、綠城服務、雅生活服務規模偏小。
寶龍商業董事長許華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物業股漲了很多,寶龍商業一開始定價區間很高,希望借助業績表現獲得廣大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2月,寶龍擬拆分商管上市,沖擊內地商管物業第一股,從啟動到上市到敲鐘,耗時不超一年。
許華芳告訴記者:“寶龍地產本身是上市公司,財務和業務非常規范,同時寶龍商管又是聯交所首家商業管理公司,對于程序的審查更為嚴格。”
敲鐘時刻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攝
招股書顯示,寶龍商業2016~2018年的商業運營服務收入分別為7.52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9.73億元、12.0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3%。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9.8%至7.4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寶龍商業的可租售建面中,約51.23%位于長三角,而上海又占據了長三角的23.79%,比重最高。另外,按可租賃面積計算,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占比分別在43.14%和44.70%。
許華芳表示,寶龍商業十幾年發展中,與同行相比,優勢主要體現在區域布局,以及產品線上。2015年,寶龍重新梳理產品線,形成寶龍廣場、寶龍天地、寶龍城和寶龍一城四大產品線,基本覆蓋社區級、片區級和都市級。
從營收結構看,商業運營占寶龍商業營收的比例達到90%,結構影響下,公司毛利率達30%水平,高于住宅物業管理業務。
寶龍商業首席執行官張云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寶龍商業是一家商業管理公司,和之前上市的眾多物業管理公司略有不同,寶龍商業旗下管理的物業主要是商業地產項目,商業物業是營收和利潤額主要來源。
“作為商業地產管理公司,我們的收入結構來自租戶而不是業主。”張云峰表示。
據記者了解,寶龍商業計劃2020年新開業10家、2021年新開業9家商場,希望借助上市實現更大幅度的商業擴張。
許華芳告訴記者:“寶龍商業希望2025年自有和輕資產項目加起來有150個,其中長三角超過100個。”
“支撐寶龍商業進行下一輪擴張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低成本、利潤增速高,以及深耕長三角的區位紅利。”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但寶龍商業的負債也較高,運營能力也有待提升,在資本運作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些都需要關注。”
他續稱,寶龍個別項目存在空置率較高問題,其中三四線城市的項目可能受需求不足拖累,而二線項目主要位于環渤海,個別項目出租率低于70%。
而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寶龍商業整體出租率為85%,剔除空置率較高的寶龍天地后,出租率為90%。
對此,張云峰向記者表示,明年寶龍商業的任務就是對環渤海項目進行改造提升,抓頭部就是在市場上牢牢占據行業領先地位。
許華芳則表示,商業是最難的管理業態之一,但出租的核心是租金。但商業也是旱澇保收的生意,在市場波動下管理方受影響相對較小,租金相對固定。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若凡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