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熱評|戰“疫”關口,如此勇士,怎忍傷害!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30 21:03:28

誰無小家,誰無親人,誰不怕死?但有的醫護工作者卻在報名成功將赴前線時,覺得這是“好運”,因為“我非常愿意”,同時也有一點害怕——怕的是“能力不夠,不夠給這座城市帶來一點點幫助”!

每經評論員 宋思艱

據武漢警方消息:1月29日,柯某岳父(68歲)因病毒性肺炎于當日在醫院去世,柯某情緒激動,抓扯并毆打醫生頭部和頸部,醫生的口罩、防護服也被扯壞。目前警方已刑事立案。

非常時期,“小家”需要關懷,但“大家”的安全更需保障。

從“小家”的角度看,親人去世,一時情緒激動可以理解、需要關懷,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對于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及其家屬,要做好解釋、安撫、心理疏導工作。

尤其是對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及其家屬,更要做好心理疏導:對患者要鼓勵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對家屬既要讓其看到患者康復的希望,也要客觀提示風險。

從“大家”的角度看,非常時期,保障醫務工作者人身安全和為其提供必要便利,就是保障所有患者甚至公眾的安全,這是一項重大的公共利益。

保障醫務工作者安全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加強醫院尤其是接收新冠肺炎病人較多醫院的安保力量,警方要加強對醫院及周邊區域的巡邏防控,從物防、人防、技防三個方面把醫院安全保障落到實處。相關醫院尤應重點關注危重病患及其家屬的情緒,在做好情緒安撫、疏導工作的基礎上,還要安排專人,在隔離區內外都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安全保障,防控惡性事件發生。

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引導,引導公眾當此非常時刻,不僅要有“小家”,還要有“大家”意識。

我們都已熟悉一個詞:共克時艱。一個“共”字提醒我們:互相要多一分共情、理解和寬容。尤其是對于戰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更要多一分理解、尊重。

在不少醫護人員的戰地日記中,我們都看到一句話:“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幫助,是以醫術幫患者重獲健康;安慰,是以真情慰藉患者的心靈;治愈,則是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是“有時”,并非“總是”:這反映出來的是醫學本身的局限性,治療是有風險的,能否治愈也取決于多種復雜因素的共同作用。

而無論情況多復雜,前路多艱險,在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全國軍地醫護人員都在大年三十晚上不顧“小家”,毅然前往武漢投入抗擊疫情的戰斗,有人為此剪掉留了十多年的長發,有人放下一雙小兒女,有人甚至瞞著親人報名上前線——誰無小家,誰無親人,誰不怕死?但有的醫護工作者卻在報名成功將赴前線時,覺得這是“好運”,因為“我非常愿意”,同時也有一點害怕——怕的是“能力不夠,不夠給這座城市帶來一點點幫助”!

如此可愛、如此勇士,怎忍傷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戰地日記 醫護人員 醫生 醫患關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