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6 15:38:51
每經編輯 王麗娜
新華社2月5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中央一號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后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
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央一號文件對快遞行業的發展也有相關要求。“郵政快遞企業”的表述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當中,發展冷鏈物流的內容連續第四年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五年提及發展鄉村物流服務;“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郵政快遞企業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提出對農民工進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等,均被認為利好快遞行業發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十六)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對其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
其中,“冷鏈物流”連續四年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則進一步明確,“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這意味著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將有望得到國家財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還指出,國家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這意味著在國家政策中,“郵政快遞企業”已經和“供銷合作社”一道,成為推動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體之一,郵政快遞企業在推動農村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中央的認可。
相信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加持下,郵政快遞企業有望在冷鏈物流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十七)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有效開發農村市場,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制定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并加強統計核算,全面準確反映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營銷、服務等全產業鏈價值。
自2016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五年提及發展鄉村物流服務。2016年的表述是“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7年的提法是“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2018年提出“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2019則是“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鼓勵企業在縣鄉和具備條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網點”。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郵政快遞企業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被認為是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的兩條腿,二者缺一不可。沒有物流服務網絡,再好的貨也出不去;相應地,缺少了農產品上行的支撐,物流服務網絡在鄉村也難以生存。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考察時強調,“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已經達到96.6%。
在年初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郵政局進一步提出,“推進‘快遞下鄉’換擋升級,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并提出啟動“快遞進村”工程,制定三年行動方案,分階段分區域明確進村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制定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并加強統計核算,全面準確反映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營銷、服務等全產業鏈價值”,這意味著,隨著統計分類和核算體系的完善,物流業在全產業鏈中的價值將得到明確的體現,這將有助于全社會對于郵政快遞企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的作用有一個更明確的認知,同時也為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在為行業發展爭取政策時,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十八)穩定農民工就業……實施家政服務、養老護理、醫院看護、餐飲烹飪、電子商務等技能培訓,打造區域性勞務品牌。鼓勵地方設立鄉村保潔員、水管員、護路員、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在我國300多萬的快遞從業者中,絕大部分來自于農村。隨著快遞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每年新增就業超過20萬人以上,快遞業為穩定農民工就業所發揮的作用毋庸置疑。
今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對農民工進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表面上看與快遞業發展沒有直接聯系,但正如前面所述,“農村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網絡”是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不可或缺的“兩條腿”。
《快遞》雜志曾多次報道各地優質農產品上行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的共性特點就是農村電商與快遞服務的結合,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通培訓農村電商人才,發展農村電商,進而為鄉鎮快遞網點發展提供穩定的貨源。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否擁有掌握電子商務技能的優秀人才,決定著一個地區優質農產品上行能夠走得多遠,關乎著農民增收致富。
“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正因為是“新業態”,對于這部分人群的職業保障可能并不適用于傳統業態的模式,需要依據“新業態”的特性,展開積極的探索。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或許將對快遞從業者的權益保障提供更有利的政策支持。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郵政快遞報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