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6 18:58:38
每經記者 何劍嶺 每經編輯 謝欣
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以來連續暴漲的大盤,今天迎來了最令人郁悶的一天。今日滬指低開低走,收盤跌幅4.50%,失守3300點關口和10日均線,逼近3200點關口。兩市所有個股中,僅200余只翻紅,跌停以及跌幅超過10%的個股多達260多只。
今天最大的事件,莫過于中芯國際A股在科創板上市。中芯國際開盤報95元/股,漲幅高達246%,最終收盤報202%,成交高達480億元,總市值達到了5918億元,順利成為科創板市值“一哥”!
不過,中芯國際A股上市,或許對A股場內資金產生了“虹吸”效應。典型的例子就是,120多只科創板個股收綠;此外,中芯概念股繼昨日下挫之后,今日再度下滑,39只個股平均跌幅高達9.55%。同時,今日早間有券商研報聲稱“中芯國際比貴州茅臺更珍貴”,果然今天中芯國際就“貴了”,而貴州茅臺也“跪了”——罕見大跌7.9%,另外還有多達13只白酒股跌停。
“每經牛眼”注意到,有市場觀點將此次中芯國際A股上市對市場的影響與中國石油2007年11月上市相提并論。那么,這兩只股票可以這樣簡單地類比嗎?
今天的A股是中芯國際表演的舞臺!
N中芯-U今日分時圖
中芯國際此次發行價為27.46元/股,開盤即暴漲245.96%至95元/股,之后維持強勢橫盤震蕩。截至收盤,股價報82.92元/股,漲幅達202%,成交金額480億元。
截至收盤,中芯國際A股總市值高達5918億元,成為科創板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大陸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同時,在兩市所有個股中,總市值也排名在第11位,超越了恒瑞醫藥和中國石化,僅次于五糧液。
科創板總市值超過1000億個股排名
兩市總市值排名前20位個股
不過,正所謂“一股兩命”,中芯國際H股就沒這么好運了:從昨日盤中創出上市6年多以來歷史新高之后,即告下滑,昨日跌幅8.01%,今日更是跌25.23%,收報28.75港元/股,約合25.9元人民幣/股。也就是說,今日中芯國際A股較H股溢價超過2倍。
中芯國際H股近期日K線圖
據IPO日報報道,之前的發行公告顯示,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中芯國際募集資金總額為462.87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456.52億元);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后,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532.3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525.03億元),較計劃募集資金總額超募了323.3億元。
除了創下科創板至今的最高IPO金額之外,Wind統計數據顯示,超額配售權全額行使后,中芯國際募資額目前在A股排名前五,僅次于2010年7月上市的農業銀行(募集資金685.29億元),成為A股十年以來募資最大規模的IPO。
然而,正所謂“一花開盡百花殘”,中芯國際上市首日暴漲,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資金“虹吸”效應。
從板塊來看,科創板受到影響最大。科創板個股在昨日便已出現明顯下挫,龍頭滬硅產業昨日下挫19.94%逼近跌停,今日再度下挫17.30%,兩日累計最高跌幅高達近40%,幾乎將前6個交易日的漲幅全部抹去。
滬硅產業上市以來日K線圖
今日科創板正常交易的128個股中,僅有5只個股翻紅,刨去今日上市的兩只新股,另3只紅盤個股漲幅不到3%。而在123只收綠的科創板個股中,有多達40只跌幅超過10%!
另一個被“吸金”明顯的相關板塊便是中芯概念股。東方財富通軟件在7月10日新上的中芯概念板塊指數顯示,該指數在7月10日和7月13日小幅上漲之后,迎來連續3個交易日下挫,今日指數跌幅高達9.55%,連續3個交易日累計最高跌幅16%。
東方財富通中芯概念板塊指數近期日K線圖
而今日交易的38只中芯概念個股全部收綠,跌幅最大的當然是滬硅產業,跌幅最小的飛凱材料也下挫超過4%,總共19只個股跌停或跌幅超過10%。
讓人沒有料到的是,今天中芯國際A股上市,把另一個牛了整整4個月、從未回調的熱門板塊給帶崩了。
今日兩市概念板塊跌幅排名
在今日兩市概念板塊的跌幅排行榜上,僅有一個板塊超越了中芯概念板塊:白酒板塊,跌幅為9.69%。
白酒概念板塊指數近期日K線圖
從白酒板塊指數的日K線圖來看,該指數在3月中旬開始上漲,期間沒有明顯的回調,今日的日K線在歷史高位長陰跌破5、10日均線,形成了“斷頭鍘刀”的狀態。
白酒板塊個股跌幅排名
從白酒板塊個股表現來看,更是“慘不忍睹”:18只個股中13只跌停,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些不可一世、連創歷史新高的牛股。板塊內跌幅最小的是“股王”貴州茅臺,不過跌幅也高達7.9%,一天之內市值就蒸發了1739.94億元。
“每經牛眼”注意到,有意思的是,今日早間,一家大型券商的研報將中芯國際和貴州茅臺聯系到了一起。
圖片來源:國信證券研報
在這篇題為《中芯國際比貴州茅臺更珍貴》的研報中,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從可替代性來講,中芯國際與貴州茅臺一樣不可替代、無法復制。同時,因為稀缺性導致中芯國際具有和貴州茅臺同樣的議價能力。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角度看,中芯國際的價值量超越貴州茅臺。A股的中芯國際屬于絕對稀有資產……所以,科創板的中芯國際的估值超過龍頭臺積電也是有可能的。考慮本次超額募集之后PB只有2.11倍,對應股價83.3元人民幣。”
可能國信證券分析師也沒有料到,他們給中芯國際設定的目標價,在首日上市便已達成。不過,貴州茅臺今日突然大跌,是不是也有國信證券將兩者作對比、“一語成讖”的原因在里面呢?
今日中芯國際A股上市,同時大盤出現明顯回調,市場上出現了“中芯國際將成為第二個中國石油”這樣的說法。
中國石油上市時滬指日K線圖
“每經牛眼”注意到,中國石油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彼時滬指大約為5700點,剛剛在10月16日創出了歷史性的6124點。頭戴“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中國石油廣泛被投資者看好。不料,中國石油“上市即巔峰”,上市首日盤中創出48元/股高位,之后一路下滑,在今年6月時,最低價僅4元多/股。同時大盤也再也沒有回到之前的高位,留給所有股民深深的遺憾。
從某種角度來看,中芯國際和中國石油確實有一定相似之處,例如市值都比較大、上市時非常風光、備受市場看好等等。不過,此時并非彼時,近13年過去了,時過境遷,A股市場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簡單地套用某些特征并不能說明問題。
據成都商報報道,獨立財經撰稿人皮海洲就明確表示:中芯國際不會成為第二只中國石油。
他認為,首先,從大盤來看,中芯國際不會引發大盤的熊市行情。中國石油上市之時,A股經歷了一輪“史上最牛的大牛市”,而且當時的行情已經見頂。而中國石油又是一只巨型航母股,在指數中占有較大的權重,中國石油股價的下跌直接帶動指數的下跌。因此,中國石油股價下跌不止,從而帶動指數跌個不停。目前來看,相對于2007年的牛市高點,上證指數的位置并不高。并且中芯國際目前的體量還不大,對指數還構不成影響。更重要的是,目前中芯國際并不納入指數的統計范圍,中芯國際的漲跌當前與指數的漲跌并無關聯。
其次,從個股來說,中芯國際也不會走出“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單邊下跌走勢。畢竟中芯國際是中國半導體的龍頭企業,相信中芯國際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就目前的發展戰略而言,市場也將會給予其較高的估值。
據網易新聞報道,財經評論人士宋建文也表示,完全用中芯國際去對比中國石油本身也不客觀。
他認為,中國石油屬于周期性行業,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大。A股上市時中國石油的利潤非常高,市場用當時的利潤去預期未來,但實際情況是之后石油需求下降,中國石油的業績沒有繼續保持增長,所以缺乏成長性支撐高估值。
現在中芯國際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中芯國際處于半導體行業,未來半導體行業的需求還是會持續增加。中芯國際目前正在持續地投入研發,如果未來高端芯片能夠實現產業化量產和商業應用的話,業績將有明顯的成長空間。中芯國際的未來主要取決于自身研發能力的提高,以及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目前中芯國際的總市值與當年中國石油上市時候的巔峰市值差距很大,如果中芯國際真的能夠持續研發,保持領先,那么未來的潛力還是值得期待的,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但他同時也表示,目前中芯國際的股價確實是存在著明顯的高估,主要是因為市場情緒推動。很多股民認為中芯國際是未來科技的希望,所以完全忽視估值水平而去搶購股票導致。
同時,今日收盤后,華西證券針對中芯國際發布了題為《代工龍頭創領升級,產業聯動芯火燎原》的研報。研報稱:“我們按照公司產能、產品結構等情況,做出關鍵假設并給予盈利預測,預計2020至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58.09億元、299.70億元、345.01億元,同比增長17.2%、16.1%、15.1%;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59億元、20.33億元、22.40億元,同比增長3.6%、9.4%、10.2%。綜合考慮到公司技術和產能持續升級,在中國大陸具備領先地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增加等因素,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成都商報、網易新聞、IPO日報等。)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