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1 11:09:47
9月下半月,A股上市公司共有49位董秘離任,50位新董秘入職。從任職情況看,高學歷的博士董秘依然是稀缺物,整體水平向研究生學歷靠齊。下半月,15位董秘被證監會開罰單,ST公司為重災區。選擇ST公司的董秘,承擔了更多違規風險責任,一旦追究,則難以“不知情”免責。
即便董秘一職如履薄冰,監管不斷強化,但是依然有人穩坐釣魚臺——一位闖蕩江湖15年的70后董秘,在金秋之季再次出征,這位專業董秘究竟有什么秘訣?
9月16日到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0名董秘離職(包括21位代理董事會秘書)。從行業分布來看,多集中于非銀金融、家用電器、農林牧漁、化工、休閑服務等行業。
9月16日到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1名董秘任職(包括12名代理董事會秘書)。
●董秘年齡
根據公開資料,新上任董秘中,80后為主力軍,共有23位,其次是70后,共有17位,60后董秘有6位,90后董秘1位。
數據來源:Wind、Choice金融終端 每日經濟新聞整理
●專業背景
依舊偏愛財務金融背景,1位新董秘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50位新任董秘中,有26位具有財務、金融背景,占比52%,具備技術背景的有9位,法律背景的有4位。可見,財務、金融背景的董秘更加吃香,公司用人偏好仍然未變。
數據來源:Wind、Choice金融終端 每日經濟新聞整理
●學歷背景
從新任董秘學歷來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董秘有27位,本科學歷的董秘有17位,下半月僅有一名新董秘學歷為博士,為中國天楹(000035.SZ)董事長、代理董事會秘書嚴圣軍(不過嚴圣軍僅為短暫代行董秘職務)。
數據來源:Wind、Choice金融終端 每日經濟新聞整理
根據公開資料,作為一名60后董事長,嚴圣軍擁有較高的社會聲望,其為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享有正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職稱。曾獲得過多項榮譽稱號,如“江蘇省優秀企業家”、南通市“江海杰出英才獎”、南通市勞動模范,還曾入選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名單”。
中國天楹主營環保新能源在嚴圣軍領導下,2018年上市公司斥資88.82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環境保護及固廢治理龍頭企業Urbaser,這是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由于上市公司資產規模不及并購標的,這次收購也被市場形容為“蛇吞象”。
●董秘跳槽
本期,一位混跡江湖15載的“老”董秘再次出征。
9月24日,顏華出任衛信康(603676.SH)董秘。
顏華,1977年生人,可說是位專業董秘,擁有十多年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專業領域工作經驗,熟悉上市公司規范運作要求,數次主導參與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融資并購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顏華擁有法律背景,自2005年5月開始,在科華生物(002022.SZ)擔任董事會證券事務代表,這一干就是10年;2015年3月20日,顏華辭去證券事務代表一職,4月22日,出任我武生物(300357.SZ)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一職,任職期近6年。
顏華在任期間,我武生物未發生過信息披露違規事件。其股價從每股15元左右漲到現在的57元左右。
2020年2月,顏華辭去我武生物副總經理、董秘職務,9月,出任衛信康董事會秘書一職。
從科華生物到我武生物,再到衛信康,顏華的職業生涯顯示出“雙垂直”——垂直于醫療健康行業、垂直于董秘工作。深耕資本市場10多年的董秘本身并不多見,深耕某一行業10多年的董秘更是可遇不可求,特別是醫藥行業,對董秘專業和行業的了解與認知有著更高要求。
董秘工作難做,苦累都是常有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吃到監管問詢,一步踏錯便身有污點,出了事情常常成為背鍋俠……能堅持15年,堅持做一個行業,需要毅力與定力,更需要一種豁達釋然的心態。
當然,也有董秘在不同行業橫跳,試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本月下半月,任子行(300311.SZ)迎來新任80后董秘胡炳明。胡炳明是一位80后董秘,這并非他職業生涯第一次當董秘。2019年6月,他在福能東方(300173.SZ)擔任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2020年7月31日,胡炳明從福能東方離職,9月28日,出任任子行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位。從工業企業轉戰信息技術領域,胡炳明也給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戰。
9月16日到30日,由于觸發多種類型的信息披露違規,A股上市公司共有15名董秘(包括已離任)受到處罰或處分。公開數據顯示,ST公司由于本身存在諸多公司治理問題,因此ST公司董秘成為高風險職業,也是被特別關注的一類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披認定中,“不知情”不是脫罪的理由。
9月下半月,*ST鵬起2位離任董秘朱曉軍、胡湧由于工作未勤勉盡責被追究責任。*ST鵬起主營鈦及鈦合金金屬鑄造、鋁合金及鋁鎂合金精密鑄造、精密機械加工、激光焊接,公司存在重大內部控制缺陷,時任實控人張朋起凌駕于管理層之上,非經營性占用公司7.47億資金,除此之外,公司還存在多起對外大額擔保事項未及時履行相關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定期報告中對于關聯方資金往來的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違規行為。
鑒于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認定時任董事會秘書胡湧、朱曉軍兩位董秘未勤勉盡責,導致公司信披不完善、不及時、不準確,兩位大呼無辜,對紀律處分提出異議。
胡湧認為,其在2018年7月31日離職,沒有簽署半年報和年報,朱曉軍未簽署2018年報,兩人對相關的關聯方往來資金并不知情。
對于兩位董秘提出的異議理由,交易所酌情采納??陀^上,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朋起的個人惡性違規行為,董秘不是負責財務、資金管理的直接責任人,難以實時掌握、判斷公司資金流出情況并看清客觀事實,但是公司長期存在的資金占用、違規擔保事項,內部控制制度存在較大缺陷,任職期間定期報告沒有真實、準確披露大額資金往來,不知情不能作為合理理由。兩位董秘最終被予以通報批評。
可見,在ST公司任職董秘,應當要預估到可能發生的風險,董秘如果未能及時察覺,在定期報告中未能完整披露,則較難以“不知情”為理由免于處分。
(作者張寶蓮,審計碩士,每經行業研究員,專注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專題原創研究與上市公司財務經營報表分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