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1 21:32:10
每經記者 沈溦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注冊制改革下的中國資本市場,正站在“雙循環”良性發展新階段的起點上,如何從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理解“雙循環”?
10月31日,第六屆2020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注冊制時代私募股權投資助力產業升級”分會場,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專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教授在主旨演講中表示,美國帶來的強烈貿易摩擦與技術遏制,意味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高度依賴外需與技術引進的經濟增長模式很難持續,對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和啟動深度改革與更高水平開放提出了新要求,實施“雙循環”戰略勢在必行。
前上交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教授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胡汝銀指出,高質量發展源于創新,創新要求觀念、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全方面變革。創新驅動的高質量雙循環需要企業實現系統的戰略蛻變和鳳凰涅槃,構造卓越的核心能力和發展生態系統。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要以高回報創新型價值型企業股權為核心資產,實行顛覆性重構,實現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深度融合與良性循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