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8 10:58:51
10月第4周,共有21家上市公司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山西等地。其中,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上市公司數量為4家,17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行政處罰及企業事故。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西山煤電(000983,SZ)旗下公司環評未經審批擅自開工,河鋼股份(000709,SZ)旗下企業領4筆罰單……10月第4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8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10月第4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21家上市公司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山西等地。其中,12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4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8個項目環評進入受理公示或擬審批公示狀態,暫無環評審批公示結果披露。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總體來看,在10月第4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方面,共關聯到21家上市公司,且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上市公司數量為4家,17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行政處罰及企業事故,從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石化(600028,SH)、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中冶(601618,SH)3家上市公司已多次上榜。其中,央企上市公司中國中冶已經是第6次登上環境風險榜,中國石化、中國中鐵也已第3次上榜,這或與這些公司業務體量較大且處于環境高風險行業有關。
10月第4周登榜的21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378.69萬戶的股東,環境問題或為他們的投資帶來風險。而在業績表現上,21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其中,*ST金正(002470,SZ)1家公司虧損。
市值方面,21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10月第4周上榜的上市公司市值多處于100億~500億元(含)區間。
股價表現上,21家登上環境風險榜的上市公司中,17家股價下跌,陽泉煤業(600348,SH)為跌幅最大的公司,10月26日~11月1日股價累計下跌5.22%。
在環保處罰方面,10月第4周,數據庫搜集到16家關聯企業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涉及16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旗下企業因環境違規被罰金額前十名
從罰款金額看,排名第一的為西山煤電旗下企業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晉興能源)。處罰內容顯示,晉興能源斜溝煤礦及選煤廠填溝造地工程項目存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審批,擅自開工建設;環保設施未全部建成,已投運的違法行為。因這兩個事項,晉興能源被處以130.9萬元的罰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晉興能源是西山煤電煤炭板塊的重要控股子公司。2019年,西山煤電以現金12.8億元成功競價購買了晉興能源的10%股權,目前持股比例達90%。在競買公告中,西山煤電表示,晉興能源斜溝礦為國家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建設項目和重點建設的10個千萬噸礦井之一,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
西山煤電2020年半年報顯示,晉興能源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17億元,凈利潤達7.3億元。西山煤電稱,晉興能源旗下的斜溝礦完成環保自主驗收后,正在進行固廢利用項目“矸石作為填充物進行土地復墾”的環評工作。
除了西山煤電,河鋼股份、上海能源(600508,SH)、中國石化、中國中鐵等13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也被處以罰款。值得注意的是,河鋼股份旗下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近期共受到4次環境行政處罰,其因未安裝煙氣處理設施、煙氣無組織排放等原因被處以共計46萬元的罰款。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自動監測數據情況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10月第4周,在根據含氧量、溫度等信息排除或為停產狀況造成排放超標的異常值后,共有4家企業的自動監測數據顯示排放超標。
4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10月第4周,4家企業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其中,主營業務為煤焦化及相應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陜西黑貓(601015,SH)上市公司主體出現了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達2天的情況,主要涉及氮氧化物該類項目的數據顯示超標。而在10月第3周,陜西黑貓旗下企業陜西龍門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達到了3天。
記者注意到,近兩周都登上了環境風險榜的陜西黑貓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較上半年得到了改善,其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8.07億元,同比減少18.8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57.98萬元,同比增加83.23%。
除了陜西黑貓,10月第4周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的企業還包括陽泉煤業、啟迪環境(000826,SZ)、海翔藥業(002099,SZ)3家上市公司的旗下企業。
10月第4周,還有兩起與上市公司相關的環境及安全事故被公布。其中一起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于2020年9月28日中午,在中國建筑(601668,SH)旗下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鐵科院(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監理的揚州東部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工程項目工程工地上,發生了一起高處墜落生產安全事故,導致1人死亡。近日公布的對于這起安全事故的通報顯示,施工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已降低,按照有關規定在江蘇省內不得承攬新的工程項目。
另一起事故涉及的上市公司為*ST金正,據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委宣傳部通報,10月25日上午8時40分左右,臨沭縣金正大公司高塔車間造粒裝置發生機械故障事故,有一人受傷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主營復合肥、緩控釋肥、硝基肥等產品的*ST金正風波不斷。今年9月,*ST金正曾披露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而在近期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中,*ST金正2020年前三季度由盈轉虧,凈虧損達3.13億元。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隨著北方城市采暖季臨近,對于一些企業來說,限停產成為關注焦點。
在2017年~2018年秋冬季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曾明確,“2+26”城市、多行業自2017年11月15日起,全面開始執行采暖季“停工令”。不過,自去年開始,企業限停產措施進行了優化,實行了企業分類分級管控,環保績效水平高的企業重污染預警期間可不采取減排措施。
目前,各地應急減排清單在陸續發布中。10月第4周,在限停產、禁止車輛運輸方面,涉及73家上市公司旗下的多家公司被列入應急減排清單中。主要分布在臨沂、泰安、煙臺3個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從事低溫冷凍設備、中央空調設備、節能制熱設備及應用系統集成、工程成套服務的冰輪環境(000811,SZ)和以黃金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業的山東黃金(600547,SH),以及南山鋁業(600219,SH)旗下都有多家企業被列入應急減排清單中。這些企業或在不同時間段被分別采取限產、停產、禁止車輛運輸的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冰輪環境上市公司主體也被列入應急減排清單中,并被列為D類管控類型。南山鋁業則包括其20萬噸電解鋁、48萬噸電解鋁、東海熱電廠等被列為C類管控類型。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在近期召開的《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上提及,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技術指南》),A級企業為國家標桿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可以不停產限產,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為省級標桿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可少實施減排;C級和D級企業在重污染應急期間按照《技術指南》規定加大減排措施力度。
在冰輪環境、山東黃金、南山鋁業之外,還有大北農(002385,SZ)、奧瑞金(002701,SZ)、杰瑞股份(002353,SZ)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被列入應急減排清單。
(實習生楊煜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制圖工具鏑數圖表)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