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生活服務

每經網首頁 > 生活服務 > 正文

邁向產業互聯網需“脫胎換骨”,產業重構之時,誰將成為弄潮兒?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8 00:15:19

在供應鏈方面的持續深耕,更是消費互聯網已成大勢之下,巨頭邁向互聯網下半場——產業互聯網的核心。

____500576452_banner_____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從供應鏈著手建設產業互聯網,的確不失為一條好的發展路徑,但遠未止步于此。

11月16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聯合舉辦“新發展格局下數智化供應鏈開放價值學術研討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獲悉,伴隨產業形態不斷迭代變革,產業的生產組織方式正趨于網絡化、扁平化、平臺化,企業邊界越來越模糊,因此,高效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在更大范圍將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擴大交易規模,實現降本增效等。

在此背景下,持續推動供應鏈能力建設,打造覆蓋全球的智能供應鏈網絡已然成為了當下電商企業的共識。一單極速達的背后是電商企業深耕供應鏈多年的實力露出,是整個供應鏈網絡的全方位升級與革新。

不止于此,在供應鏈方面的持續深耕,更是消費互聯網已成大勢之下,巨頭邁向互聯網下半場——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東紅解釋稱,“順著供應鏈這一路徑涉足產業互聯網,對于個體企業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

“未來將產生一家或幾家大型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當新技術驅動新變化之時,往往會出現新的‘弄潮兒’,可能既不是A,也不是B,最終是C。至于那將是誰,現在還無法判斷。”李東紅補充道。

供應鏈是服務多端多場的基礎

5月19日晚,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第五個老員工日發了一封內部全員信。信中指出,京東集團將完成使命升級:以“技術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新使命突出了三個關鍵詞:技術、高效、可持續,其承載著京東未來在產業互聯網可能發揮的價值。

“未來10年,技術的進步會比過去100年都來得更猛烈。京東也會堅定不移地轉型成為一家技術驅動的供應鏈服務公司。”劉強東表示。

對于整體戰略的轉型,京東集團供應鏈技術負責人胡浩表示,京東此前是以零售為基礎的電商企業,但是隨著零售場、流量場等的不斷變化,京東更加堅定了供應鏈應該作為基礎設施,不斷去深耕其服務多端多場的能力。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最終的商品從開始設計,到原材料、倉儲、配送、售后、送達,整個鏈條都會構成消費者付出的成本。基于此,京東不斷地將自身沉淀多年的物流、金融、信息數據、技術等能力開放賦能給生態伙伴,從而降本增效,提升服務品質等。”他補充道。

今年雙11“尾款人”秒變“收貨人”霸榜熱搜的背后,其實就是各電商、物流企業基于需求驅動下的供應鏈升級的寫照。需求來自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數據、偏好,包括京東、淘寶等在內的電商巨頭依托積累的數據,以及對于消費者洞察、新品上市反饋等能力,反饋到后端。這意味著縮短消費者端跟生產制造端的距離,供應鏈流動效應會隨之提升。

“行業有縱深,術業有專攻。我們的方式是通過數據算法、技術服務等與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合作伙伴一起提升效率,并不是替代的關系。”胡浩進一步解釋。

重構產業鏈:一半欣欣向榮,一半艱苦掙扎

“重構整個產業鏈,重構說起來很容易,關鍵的問題是誰來重構?重構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恒源說,“產業鏈條重構的發動者有可能是類似像京東、阿里、拼多多這樣的電商企業。但我更加關注電商整個板塊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這是一個產業鏈條重構的轉折點。基于此,在未來的3-5年內會出現一個新格局,無論是供應鏈數智化、產業升級還是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等都將被看作是重構的一部分。”

此外,朱恒源還表示,產業重構的過程會造成部分鏈路環節的解構,對于整個體系而言,自然是一邊欣欣向榮,一邊艱苦掙扎。“掙扎不過來”的部分可能成為新業態的養分被吸收。

李東紅則認為,涉及產業互聯網層面,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關系問題無法回避。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大趨勢下,實體零售企業在向線上做,互聯網企業同樣無法忽視線下的布局。從消費互聯網至產業互聯網的路上,企業都在做數字化轉型,難言誰更有優勢。

“不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思維、數字思維、智能思維等依舊必不可少。當新技術驅動一些新變化之時,往往會出現新的‘弄潮兒’,可能既不是A,也不是B,可能是C。甚至可能產生一種全新的方式、全新的業態以及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是確確實實脫胎換骨的改變。”李東紅坦言。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胡浩認為,歷經每年雙11的迭代,京東與零售商、供應商以及相關生態內的企業合作關系越來越緊密,今年雙11亦是如此。他舉例稱,“其實以前對于美的而言,可能從商品入倉,到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大概30-45天。后來我們做了大量的協同,包括整個數據的打通,聯合做計劃、預測以及進行倉網協同的優化,整個過程完成以后,會發現其實能夠把庫存做到大概28天左右,這就意味著整個供應成本降到千萬級以上,這種成本上的節約最終反饋給消費者,就是其能夠享受到更實惠的價格和更優質的服務。

會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企業在向產業互聯網方向變革之時,一定要注意如數據安全等相關問題。“很多互聯網企業擁有了用戶的數據,其能夠用數據進行經營、精準營銷,也有可能獲得更多利益。包括數據的權屬問題等都是需要認真解決的。”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產業互聯網 供應鏈 重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 亚洲色欧影院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不卡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精品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