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專訪云頂新耀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穎:license-in是建立價值的方式之一,未來考慮做首創藥物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0 16:27:28

云頂新耀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穎說:“隨著我們現在規模和資金實力的提升,我們承擔風險的能力更強,我們會考慮去引進一些更早期的產品,承擔更高風險,比如獲得產品的部分全球權益,而不單單局限于中國或者亞洲市場。再將眼光放遠一點,我們一定會建立自身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研發能力。”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云頂新耀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穎。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成立不到三年上市,背靠康橋資本、建峖實業投資、RA資本、高瓴資本等“豪華基石團”,云頂新耀-B(01952,HK)自10月上市以來受到了頗多關注。

市場對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公司license-in模式及資本孵化: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引入八款產品,license-in是一門好生意嗎?從me-too、me-better到best-in-class,再到first-in-class,是通過in-licensing還是自主研發,中國創新藥企的下一個出口在哪里?

圍繞上述話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近日專訪了云頂新耀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何穎。何穎表示:“我們一定會去做first-in-class模式,因為我認為me-too和me-better模式在未來的中國市場和國際舞臺上不會有很好的潛力,無論是me-too還是me-better,都缺乏創新的唯一性,做me-too等缺乏獨創的產品,市場風險就更高。”

政策改革推動行業創新

NBD:您在加入康橋資本和云頂新耀之前,有十多年的醫藥投資經驗,從行業投資進入到公司的具體經營層面,這種角色轉變會給您的工作心態和行業感知帶來何種變化?

何穎:我在2018年6月加入康橋資本和云頂新耀,當時云頂新耀剛成立7個月,我選擇云頂新耀是出于三個方面的考量:一是中國創新生物技術行業正處于大幅增長的起點,云頂新耀制定了正確的發展戰略,擁有一個能干的團隊和雄厚的資本支持來支撐這一增長;二是在擔任并購銀行家18年之后,我一直在尋求向更具企業家創業方向的轉變,全心投入致力于打造一個實體企業;三是認為我過去做的兼并收購經驗以及積累的在全球醫藥公司的網絡資源,能夠幫助云頂新耀的業務發展。

NBD:即便是在當前生物醫藥企業“上市潮”的背景下,云頂新耀從成立到上市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這在目前上市公司的生物醫藥公司中比較少見。按照您剛才的說法,您加入云頂新耀時,公司的上市時間表尚未設立?

何穎:公司肯定會有上市的愿景,但我加入時公司剛成立7個月,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上市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因為上市是需要具備一些基礎條件的,我加入時更多考慮如何與團隊一同創業,如何把一家剛成立7個月的公司做成一家具備IPO條件的公司。就像你說的,的確沒有幾家醫藥公司從成立到上市只用了三年時間,但對我們來說,上市只是因為各方面的機會都到了。

我們知道六七年前,國內醫藥行業創新藥的市場很小,當時大多數在FDA獲批的新藥都沒有在中國啟動任何臨床工作。但近年來中國在藥品審批、監管、醫保等方面的改革在加快,創造了更多機會:首先,我們抓住了政策帶來的好機會,將更多好的產品帶到中國,因為我們堅信中國的患者應該享受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其次是資本“抓住”了機會,一方面,像港股啟動18A章程、A股啟動科創板這樣的資本市場利好消息不斷;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像康橋資本這樣的創投基金愿意投資非上市公司,最后政策的變革給更多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制造了機會。

NBD:從您多年的醫藥健康投資工作經驗來看,您認為中國醫藥行業在過去的十年乃至二十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何穎:過去十年,中國醫藥市場增長得非???。

同樣是從2017年開始,中國的生物工程產業開始隨著政策發生轉變,一部分頭部企業在最開始的時候做的也是PD-1、生物類似藥,或者一些已被證實的靶點,這些其實仍屬于me-too和me-better范疇,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到了第二階段,有的企業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讓老百姓盡快用上first-in-class的新藥,于是開始轉型做license-in,雖然這只是一個業務模式的變革,但是在當時卻是大膽且被后來證實成功的一步。

未來的第三階段,就是如何利用中國自身的資源,特別是臨床優勢去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服務全球的患者。我覺得中國藥企在這方面的變革走得非???,我們云頂新耀也發展得很快,從2017年到現在,我們已經開始考量如何去做自己原創的研發。

做首創是大方向

NBD:按照您所說的三個階段,是否意味著當前做license-in的公司未來也會去做自主研發?

何穎:對云頂新耀來說,這肯定是大的方向,我們一定會去做首創。我們知道每個創新藥從臨床前研究到上市的周期是10年左右,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前期的風險很高。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目前的模式是把所選定的創新藥在初始7~8年的研發和臨床買下,從現在開始做第七或第八年也就是后兩三年的臨床研究工作,做后期研發的好處是讓患者可以盡早得到救治,同時大大降低研發失敗的風險。

隨著我們現在規模和資金實力的提升,我們承擔風險的能力更強,我們會考慮去引進一些更早期的產品,承擔更高風險,比如獲得產品的部分全球權益,而不單單局限于中國或者亞洲市場。再將眼光放遠一點,我們一定會建立自身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研發能力。

NBD:您剛剛提到license-in模式,市場上對這個商業模式可能會存在一些觀點,比如覺得藥企沒有屬于自身的核心IP,本質是創新藥VC等,您如何評價這種觀點?云頂新耀在引入產品時遵循何種標準?

何穎:我覺得不論是何種模式,究其根本要看是否能創造價值。一個創新藥在中國的權利價值,不同公司會有不同判斷,因為這個藥對于不同的公司來說,協同效應不一樣,價值也就不一樣,比方說一個藥品的權益價值是100元,但你以20元價格引入,這就是一個建立價值的方式。

云頂新耀的做法是這樣的,我們在過去三年看了上千個在研產品,在其中選了8個,目前你在市場上看到其他公司在做的引入,我們幾乎都看過,但因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想法和考量,有一些我們愿意做的產品,其他公司可能覺得他出不到我們的價格,也有一些其他公司出高價拿下的產品,我們會覺得不值得。

我們在引入產品的時候主要考慮兩個關鍵點:一是產品與公司的匹配和協同效應,比如說我們的Trodelvy,在三陰性乳腺癌和HR陽性乳腺癌兩種適應癥上,就能覆蓋80%的乳腺癌病人,在中國乳腺癌治療的臨床上,云頂新耀有非常好的資源。如果有一家歐美的公司做乳腺癌的另一款產品,我覺得我們相比其他的公司具備更好的條件來幫助它實現這個產品的成長價值最大化。二是行業資源,我們獲得的產品并不是其他公司不要的產品,而幾乎都是我們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核心產品,這個就關乎我們管理層和BD(業務發展)團隊能力的可靠性,合作伙伴將產品交給我們引入是令其放心的,且他知道我們在中國做的臨床,取得的數據,對它的全球臨床進展來說也是有益的。

NBD:目前來看,公司發行當日股價表現引人注目,但上市后股價回調幅度較大,您是否滿意公司目前的估值?

何穎:我覺得還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波動,我們關注了很多通過港股18A章程上市的公司上市后的股價表現,都是有波動的。在我看來,最關鍵的是看公司有沒有吸引到真正了解其業務的投資者。你可以看到最近高盛、美銀證券、花旗金融等券商公布了對公司的評級,結論均為“買入”或“跑贏大盤”。

我想強調的是,公司上市后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在公司發展策略明確后,我們需要更加注重的是強化執行力,讓企業發展戰略在執行中落地到位,為醫生、患者盡早研發、上市臨床上急需的新藥,拯救患者的生命,讓他們享受更好的生命質量。當我們實現了這些目標,我相信公司的市值一定會得到更好的體現,股東們也會得到合理的回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云頂新耀總裁何穎 云頂新耀 創新藥 生物醫藥公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