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26 10:01:36
作者:畢華章 任鋼 淡忠奎
渭南合陽、澄城工業園區,寶雞姜譚工業園區,近日被認定為陜西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至此,陜西省級經開區已經達到20個。
通常來說,省級經開區的認定有著嚴格的標準,例如年度工業總產值不低于30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境外及省際合作資金)累計不低于50億元等。
這也從側面看出,新入選3個經開區的發展勢頭。
實際上,每個經開區的背后,也是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尤其是在“一縣一區”背景下,各經開區為當地經濟進行著諸多嘗試與探索。
當然,也要看到,與國內其它省份的同等級開發區相比,陜西上述開發區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此次晉級,僅是新的開始,接下來如何加快追趕步伐,需要著墨更多……
此次升級的3個經開區,均位于關中。
渭南市合陽縣,毗鄰黃河岸邊,濕地景觀聞名遐邇,有“詩經故里”之稱。
從最新公布的數據看,2020年合陽縣生產總值完成111億元,增長6%,屬于陜西省內GDP百億梯隊的縣域。
在這片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合陽經開區,遠期規劃總面積逾15平方公里,現已入駐企業69家。其中規上企業18家,年產值47億元。合陽注重精準招商、以商招商以及全域招商等,經開區在其中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
隔壁的澄城縣,經濟體量與合陽相近,去年實現生產總值約103億元,同比微增0.1%。
澄城位于西安“兩小時經濟圈”,西包、西侯、西延、黃韓侯四條鐵路穿境而過,擁有四個客貨兩運站點。
對于加快實施產業鏈項目推進機制,澄城有了明確規劃。就產業鏈薄弱環節,當地將加強產業鏈招商,推進主導產業、主要產品、核心技術等投資項目。
澄城經開區布局企業〡政府官網
在面積逾10平方公里的澄城經開區,主要布局光伏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涉農加工、現代服務等五大主導產業。這片經開區的發展,于澄城而言,舉足輕重。
看過“東大門”渭南之后,將目光移至西府寶雞。
姜譚經開區的前身是寶雞市渭濱姜譚科技工業園,經寶雞市政府批準于2002年成立,次年成立園區管委會。它曾提出,要打造集三大產業為主體的創新型、開放合作型工業園區,具體包括集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和電子信息。
尤其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是寶雞歷來的重點產業,區域內規模可觀的中鐵系、機床、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亦數量眾多。
綜合來看,2019年9月、12月以及2020年10月,陜西省商務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專家,分別召開了澄城、合陽、姜譚經開區總體發展規劃評審會,對3個園區總體發展規劃進行了評審。
結論是,上述3個園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規劃環評以及主要經濟指標,均符合《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認定管理辦法》要求,故報請省政府審議認定為省級經開區。
眾所周知,開發區的核心職能之一要承擔工業發展的職能,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陜西對經開區模式探索已久,如今省級經開區“朋友圈”擴大到20個,對于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更是非同一般。
比如,成立于1993年的西安經開區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西部經開區的領跑者,近兩年綜合排名穩居西部第一位。
其一度以全市1%的面積,貢獻了約10%的生產總值,23%的工業增加值。
作為陜西首個產值近千億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其正著力打造汽車、總部經濟和現代金融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八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并且已經聚集了58個世界500強企業、107個大型央企、80余家行業龍頭企業。
西安經開區相關方案顯示,到2025年,先進制造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5%,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500家。
圖片來源〡西安經開區官網
特別是在如今“項目為王”的理念下,經開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力日趨明顯。
比如陜南,去年,相關領導在漢中調研時指出:“要加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對外開放平臺改革創新和開放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吸引更多企業落戶。”
近年來,漢中經開區在招商引資方面也是頗為活絡,其招商小分隊的身影密集出現在關中、成渝以及長三角等核心城市,并包裝推介醫療、康養、新經濟等多個精品項目。
去年12月,漢中經開區獲批與陜西航天經開區、寧夏銀川經開區合作共建園區,這種跨區域共建園區亦成為一項難得的探索。
再如,榆林經開區2020年全國排名上升18位,增幅全省第一。
對于地市和區縣來說,經濟開發區更是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這也正是各地市對于經開區如此重視的原因之一。
陜西新增3個省級經開區的新聞發布前不到一個月,河南也剛剛發布了同樣的消息,數字是16個。
也就是說,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有45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就新增數量和總體規模來說,陜西和鄰省仍有不小差距。
而且根據《河南商報》的報道,自2020年起,河南將連續三年力爭每年新增20個省級經開區和高新區,爭取三年內建設15個自貿區聯動發展區。
后發勢頭依然強勁。
此外,河南對于申報省級經開區有更嚴的要求,比如區域內第二、三產業近兩年增加值均達到40億元;年實現稅收收入達到2.5億元;近兩年累計進出口額達到3000萬美元;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2.5億美元或實際引進省外資金累計達到100億元……
所以對于這次陜西新增3個省級經開區,高興之余,更要認清差距,繼續發力。
圖片來源〡姜譚工業園區招商服務平臺
觀察一下級別更高的國家級經開區,也有啟發意義。
粉巷財經注意到,商務部不久前才發布了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西安經開區、成都經開區等成為為數不多的擠進綜合發展水平前30名的西部經開區。
也就是說,雖然東部經開區依然牢牢占據全國經開區綜合水平榜前列,但不代表西部沒有機會。
西安、成都的案例也給西部省級經開區做了示范,充分利用政策、資源和區位優勢,是有可能趕超中東部同級經開區的。
此外,商務部對國家級經開區采用動態管理,對連續兩年排名最后5名的予以退出,比如甘肅酒泉經開區、寧夏石嘴山經開區,就在近兩年分別退出了“國家級”序列。
陜西則是對連續3年考核末位的省級經開區予以退出。
對于陜西這次升級的3個經開區來說,或許一切才剛剛開始,值得關注的是其后續真正對擴大投資、拉動增長、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真正發揮經開區價值。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