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28 19:32:26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8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對外發布。
公報指出,2020年,我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公報發布當天,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撰文指出,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2020年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宣布,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
這是我國人均GDP歷史上首次突破1萬美元。
而在過去的2020年,中國經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重挑戰,最終逆勢實現全年正增長,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繼續保持正增長狀態,為人均GDP繼續上升,并持續處于10000美元以上位置提供了基本條件。
2020年統計公報指出,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此外,公報還介紹,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74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02%。
經簡單計算可以得出,2020年中國人均GDP約為10504美元,在2019年10276美元的基礎上有了小幅提升。
盛來運總結稱,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年。經過五年的砥礪前行、接續奮斗,“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較好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十三五”時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量達到6.5萬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多1.0萬億元。
(圖片說明: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公報顯示,去年三大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2.6%、2.1%。
工業方面,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3071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3.7%。
(圖片說明: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3071億元,比上年增長2.4%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粵開證券研究院高級策略分析師李興指出,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主要工業產品鋼材、發電機組、大中型拖拉機、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工業機器人、冰箱產量增速均超過10%,一是2020年地產、基建、新能源汽車對鋼材、設備等形成需求支撐,二是5G時代下計算機通信等產業發展,三是出口韌性疊加地產后周期需求,家電需求提升。
此外,數據還顯示,2020年工業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一、二、三、四季度分別為67.3%、74.4%、76.7%、78.0%。
居民收入消費方面,盛來運指出,2020年,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快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圖片說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實際增長2.1%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
(圖片說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菜籃子”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報介紹,年末生豬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31.0%。記者查閱數據后發現,這是自2008年6月以來我國生豬存欄同比最高值。
(圖片說明:年末生豬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長31.0%)
與此同時,數據還顯示,2020年我國豬肉產量4113萬噸,下降3.3%;牛肉產量672萬噸,增長0.8%;羊肉產量492萬噸,增長1.0%;禽肉產量2361萬噸,增長5.5%。全年生豬出欄52704萬頭,比上年下降3.2%。
(圖片說明:2020年我國豬肉產量4113萬噸,下降3.3%)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