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2 16:25:08
◎交易構成關聯交易。蘇州港龍為杭州仁富全資子公司, 杭州仁富為天地合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合明)全資子公司。天地合明實際控制人趙愛銀為*ST銀河董事長劉克洋的直系親屬。
◎有投資者表示:“花1000多萬去租一個虧損的亂攤子,還是董事長親戚開的,拿這筆錢買份理財不香嗎?”不過,也并非所有投資者都看衰*ST銀河此次投資。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因管理層動蕩,*ST銀河(000806,SZ)近來頗受市場關注,而公司3月1日晚間的一份公告在投資者之間再度引發爭議。按照公告所稱,*ST銀河計劃租賃董事長直系親屬位于蘇州的婚紗城,用以投建產業城項目。由于婚紗城本身經營不佳,產業城行業的競爭又較大,這場租賃交易起了很大爭議。一些投資者認為此舉凸顯公司管理層有動作,有想法;而有的投資者則認為這涉嫌利益輸送。
據*ST銀河公告,公司決定以自籌資金租用蘇州港龍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港龍)旗下的蘇州婚紗國際商貿城(以下簡稱婚紗城)建設蘇州銀河產業城項目。項目涉及婚紗城裙樓商鋪1層至5層,總面積約5.4萬平方米,租期自2021年3月1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止,合計租金總額為1812.75萬元。
上述交易構成關聯交易。蘇州港龍為杭州仁富全資子公司, 杭州仁富為天地合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合明)全資子公司。天地合明實際控制人趙愛銀為*ST銀河董事長劉克洋的直系親屬。
事實上,天地合明此前由劉克洋實際控制。今年1月初,劉克洋退出天地合明股東名單,由趙愛銀取而代之。而杭州仁富原本在自然人蔡劉菊、林實會手中,1月22日,天地合明取代二者成為杭州仁富全資股東。這一連串的股權交易,似乎是有意而為之。
劉克洋于去年6月開始擔任*ST銀河董事,并隨即被推舉為公司董事長。簡歷顯示,劉克洋未持有*ST銀河股份,與公司其他董監高人員及持股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啟信寶顯示,2016年至今,劉克洋任中國房地產開發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銀河此次租賃的實際資產為婚紗城的2582套商鋪。
蘇州消費者周刊2020年1月初報道稱,婚紗城在2019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婚紗城)坐落于蘇州市蘇站路1398號,蘇州火車站北廣場對面,東南面毗鄰蘇州汽車北站,如此重要的長三角交通樞紐,使得項目占據著絕無僅有的黃金商業地段,每天人頭攢動,人流量達到日均6萬人次以上。”該報道這樣描述。
不過,婚紗城的實際經營情況似乎并不佳。*ST銀河公告顯示,作為婚紗城運營方的蘇州港龍2020年的營業收入只有110.91萬元,凈利潤虧損46.44萬元。
按照*ST銀河的計劃,公司在租賃婚紗城的項目后,將用于商鋪、辦公室、科技孵化使用。在產業園項目經營上,*ST銀河倒是有一定的經驗。公司開發運作了北海高新技術創業園、銀河產業城等項目。但*ST銀河舍近求遠,到千里之外的蘇州復制自己的成功經驗,讓人不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銀河此次的租賃行為在投資者間引起了較大爭議。有投資者表示:“花1000多萬去租一個虧損的亂攤子,還是董事長親戚開的,拿這筆錢買份理財不香嗎?”
還有投資者指出,蘇州港龍是失信被執行人,*ST銀河此次租賃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ST銀河披露,蘇州港龍共涉及4起失信被執行案件,其中3起為房屋租賃合同糾紛,1起為委托合同糾紛,涉及未履行金額合計309.79萬元。在有的投資者看來,這筆交易的實質屬于“蘇州港龍缺錢,*ST銀河預支”。
不過,也并非所有投資者都看衰*ST銀河此次投資。有的投資者認為,(租賃婚紗城)是互利的事情,畢竟合同有保盈利的約定。
按照約定,蘇州港龍豁免了*ST銀河前6個月租金,蘇州港龍承諾若*ST銀河在租金豁免期滿后的一年內(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基于標的商鋪所獲得的所有租金收入之和,低于上市公司所付出的年租金金額的105%,差額部分金額由蘇州港龍支付給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則承諾,在租金豁免期滿后的一年內,基于標的商鋪所獲得的所有租金收入之和,高于公司所付出的一年租金金額的150%,高出金額部分向蘇州港龍分成50%。據稱,第一年銀河生物將至少產生預期收益91萬元。
對比理財產品,投資1800多萬元收益91萬,這樣的收益率似乎還行。但如果*ST銀河接手婚紗城,考慮到宣傳、裝修以及人力付出等,上市公司實際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不止1800多萬元。
對于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月2日曾多次撥打*ST銀河投資者熱線,但電話無人接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