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6 10:42:16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在疫情影響和監管政策雙重推動下,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3月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布《2020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中前三險種為意健險、車險和其他險(主要包括退貨運費險),累計保費收入656.70億元,占比82.30%。
報告顯示,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發展優于車險業務。2020年,互聯網車險累計保費收入220.60億元,同比下降19.64%,占比27.65%,較2019年下降5.09個百分點;互聯網意健險累計保費收入320.05億元,同比增長19.70%。自2020年1月起,互聯網意健險保費收入開始超過車險且差距不斷拉大,截至年底,超過互聯網車險12.46個百分點。
此外,退貨運費險保費收入呈現持續較快增長態勢,保費規模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國泰產險、眾安保險和大地保險。
根據保險業協會統計,六年間,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經營主體實現翻倍增長;2014年,共計33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截至2020年,共計73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車險綜改、意外險改革、信用保證保險新規等監管因素綜合影響,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保費收入797.95億元,同比下降4.85%,低于財產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9個百分點。
不同險種發展呈現分化格局,業務結構與財產保險公司整體險種分布存在較大差異。2020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中前三險種為意健險、車險和其他險(主要包括退貨運費險),累計保費收入656.70億元,占比82.30%。其中,互聯網車險份額比財產保險公司整體市場低33.05個百分點;而意健險則體現出與互聯網更高的適配性,占比高于財產保險公司整體市場(12.18%)27.93個百分點。
2020年,互聯網車險累計保費收入220.60億元,延續2019年負增長趨勢,同比下降19.64%。
2020年,互聯網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地區為山東省、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累計保費收入88.31億元,占比40.17%,和車險整體市場的區域分布趨勢一致。雖然西部地區互聯網車險規模較小,但是受線下機構鋪設較薄弱的影響,當地互聯網車險滲透率普遍較高。
2020年互聯網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為大地保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泰康在線,累計保費收入121.18億元,CR5(五個最大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為54.93%,較2019年下降14.51個百分點,集中度持續下降。
2020年互聯網非車險累計保費收入577.35億元,同比增長2.35%。從具體險種看,除信用保證險外,其余互聯網非車險險種累計保費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從主體增速來看,超一半的保險公司互聯網非車險保費實現同比正增長。
2020年,互聯網意健險業務維持較高增速,保費規模躍居互聯網財產保險首位。保險業協會指出,主要是由于互聯網短期健康險緊抓用戶需求,產品簡單透明、性價比高、投保智能高效,同時疫情下健康保障意識大幅提升、社交圖譜集群化效應凸顯。
鑒于個別網貸平臺出現不同程度的違約風險情況,信用保證險迎來新規,各家險企紛紛收緊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規范業務流程,提高風控級別。2020年,互聯網信用保證險累計保費收入62.52億元,同比下降52.18%。
2020年互聯網非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為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國泰產險、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累計保費收入377.14億元,占比65.32%,較2019年下降0.75個百分點,但是仍比互聯網車險CR5高出10個百分點。
在互聯網非車險業務方面,四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累計保費收入251.86億元,占其整體業務比重89.76%,高于傳統財產保險公司26.84個百分點。
保險業協會認為,一方面,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在車險服務領域不具備比較優勢,促使其聚焦非車發展;另一方面,百萬醫療等網紅產品在具備較高互聯網適配性的同時,對技術迭代、產品創新等都有較高要求,而這也是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優勢所在。
從具體險種來看,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意健險保費收入在其總保費收入中占比超六成,占據互聯網意健險總保費的半壁江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