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6 13:39:40
近日一則來自裁判文書網的民事判決書顯示,2017年睿遠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因兒子的婚姻問題與其產生了分歧,進而對簿公堂,也牽扯出了一系列家務事。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一則來自裁判文書網的民事判決書顯示,2017年睿遠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因兒子的婚姻問題與其產生了分歧,進而對簿公堂,也牽扯出了一系列家務事。
判決書顯示,在一審中傅鵬博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撤銷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贈與協議,并要求其子傅永瀟返還傅鵬博幫助其申請美國EB-5投資移民簽證而贈與的59萬美元。
而傅永瀟則在辯稱中表示,2013年他只身赴美求學,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閆某,傅鵬博和配偶知道后極力反對。在婚禮前,因為閆某“不是來自大城市,被告(編者注:指傅永瀟)的父母非常不滿,短短幾天里不管被告及閆某如何遷就原告(指傅鵬博),但是原告一直不滿意”,并威脅傅永瀟如果不取消婚禮就不認這個兒子,后又提出讓傅永瀟離婚。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傅鵬博的訴訟請求。2017年底,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對此案審理終結,維持一審判決。
不滿意兒媳,曾在美國起訴其子但被駁回
睿遠基金的傅鵬博可以稱得上是公募基金圈的“頂流”了,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投資大佬。過去大家都關注他的業績和持倉情況,但今天傅鵬博卻因為一則家事出了圈。
來自裁判文書網的判決書顯示,因為對其子的婚姻選擇不滿意,傅鵬博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傅永瀟返還他贈與的59萬美元。而后者顯然不同意傅鵬博的這個訴訟請求,并且在對法院的辯稱中爆出了更大的瓜:傅鵬博和配偶對兒媳閆某不滿意,主要是因為她“不是來自大城市”。因此在婚禮之前,不管傅永瀟和妻子如何遷就,仍然無法使父母滿意。到了婚禮前一天傅鵬博還試圖阻止婚禮,并當著親朋好友的面威脅傅永瀟,如果不取消婚禮就不認他這個兒子,之后憤然離去。
傅永瀟還在辯詞中表示,在美國傅鵬博已多次起訴自己,案由和訴請與在國內一致,而美國芝加哥法院判決已駁回了他的訴請。
而在傅鵬博的訴訟請求和判決書的其他內容中,我們也看到了這個故事的另一面。
這些資料顯示,傅鵬博彼時還擔任興全基金管理部門副總裁,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累計有59萬美元,無償贈與傅永瀟,以幫助后者申請EB-5移民簽證。2014年8月,父子二人因為傅永瀟的婚姻問題產生了矛盾。傅鵬博表示,傅永瀟在收到贈與的59萬美元后,不但在經濟上沒有盡到撫養義務,在精神上感情上也故意與他切斷聯系。自2014年8月起,傅永瀟將自己的父母、堂兄妹和相關同學從微信上全部拉黑,同時將其手機號碼更換,徹底與傅鵬博斷絕了聯系。
在傅鵬博的訴訟請求中,他與兒子多次溝通未果,發出的12封郵件也無人回應。而在傅永瀟的辯詞里,傅鵬博儼然顯得蠻橫無理,甚至來到他美國家中砸門大罵,甚至鄰居都為此報了警,也顛覆了人們心目中投資大神一貫冷靜、理性的形象。一地雞毛之下,令人不得不感嘆:大佬的家務事,原來也和普通人一樣難斷。
最佳任職回報超過427%的“傅老師”,最新重倉這些個股
2019年3月21日,睿遠成長價值開售半小時就擊穿募集規模上限,全天吸金超過700億元,一時間引爆公募圈。在這里面,絕大多數人都是沖著傅鵬博來的。
在投資圈,傅鵬博常常被人稱呼為傅老師,或許是與年輕時有過做老師的從教經驗有關。1986年至1992年,傅鵬博曾于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管理系擔任講師。后來他離開大學校園,開啟了投資生涯,先是來到萬國證券投資銀行部任部門經理,后又加入申銀萬國企業融資部任部門經理。36歲那年,他執掌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正是在這里,他招收了一名來自上海交大的學生,后來這位學生的名字也在投資圈廣為流傳,他就是陳光明。43歲時,傅鵬博離開東方證券,前往匯添富基金擔任首席策略師,一直到2008年受到楊東之邀加入興全基金,正式開始管理公募基金,在這里一干就是將近10年。2018年離任之后,傅鵬博與陳光明聯手創辦了睿遠基金,目前陳光明持股55%,傅鵬博持股12%。
在興全基金就職時,傅鵬博曾獨自管理興全社會責任9年之久,并創下了427.22%的任職回報,也成為他個人的代表作之一。成立睿遠基金后,他現在是這家公司的主力基金經理,專注管理睿遠成長價值這一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304.39億元。從基金業績的表現來看,睿遠成長價值A去年的業績回報為71%,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30%。今年以來表現比較平淡,具體情況請見以下截圖(來自天天基金網):
傅鵬博在總結自己的投資風格時曾經說過:“個人比較偏好個股的選擇,同時兼顧時機的把握。”
從過往持倉來看,傅鵬博傾向于選擇“對點”的行業,然后從該行業中尋找管理層優秀、估值合理的公司。對一家優質的公司進行長遠的預測,一旦選中就會出手,重倉股一般都會拿很多年。所以即使是在一個相對弱勢的環境中,他的倉位也不會低。
睿遠成長價值A的最新持倉情況如下:
在去年四季報中,傅鵬博曾分析道,從行業分布看,睿遠成長價值重點配置了建筑建材、光伏、化工、醫藥、白酒等子板塊,組合中核心股票的占比較高,同時保持了個股的分散度,兼顧了延續性和靈活性。個股主要選擇了行業景氣度較高、疫情影響下全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客戶粘性度進一步提高的領軍企業。
“展望2021年,國內流動性收縮背景下,估值大概率面臨回落,企業盈利將是篩選指標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海外經濟復蘇對國內企業的影響也是重要的觀察角度。我們將繼續優化持倉,挑選出優秀企業,用更長的眼光考察公司的成長,以期獲得超越基準的投資回報。”他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