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2 20:44:16
◎“‘贏了所有競爭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前大潤發掌舵人、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CEO黃明端澄清了一句流傳了已久的話。
◎“巨頭集中社區和生鮮的打法,給實體零售帶來空前的壓力。”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現場亦指出:“這等于快消品超市行業的護城河被打掉了,因為流量在社區就被攔截了。
◎林小海表示,“今天的大潤發是大賣場,未來的大潤發一定不是大賣場,也不是會員店,也不是折扣店。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我們在摸索。”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陳婷 每經實習編輯 陳劍銳
“‘贏了所有競爭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近日,在出席聯商網大會時,前大潤發掌舵人、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CEO黃明端澄清了一句流傳了已久的話。
黃明端幽默地表示,他要感謝這句話的出圈效應,讓他被更多的人知道。而這句話之所以會廣為流傳,與黃明端對大潤發的放手有關。
早在2017年11月,阿里就以約224億港元入股,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三年后的2020年10月,阿里宣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2%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高鑫零售在中國以“大潤發”及“歐尚”兩大品牌經營大賣場。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集團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內232個城市共擁有484家大賣場、6家中型超市、24家小型超市。
在對話現場,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大潤發中國現任CEO林小海坐在黃明端的左側,2020年12月,來自阿里的林小海正式從黃明端手中接棒成為大潤發CEO。
在零售界,黃明端有著“陸戰之王”的美譽,在他執掌大潤發的24年間,大潤發在與外資超市的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獲得了業內業外的普遍尊敬。4月8日,生鮮傳奇CEO王衛在朋友圈稱呼黃明端為“超市之王”、“經營之神”。
黃明端退出大潤發,或許是大賣場時代變革的標志性事件。對話中,林小海表示,“今天的大潤發是大賣場,未來的大潤發一定不是大賣場,也不是會員店,也不是折扣店。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我們在摸索。”
“巨頭集中社區和生鮮的打法,給實體零售帶來空前的壓力。”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現場亦指出:“這等于快消品超市行業的護城河被打掉了,因為流量在社區就被攔截了。“
“線下零售正面臨一個深度的變革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創始會長郭戈平現場表示: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0年11月公布的數據,2019年連鎖超市門店客流量普遍下降,平均減少4.9%,同店可比銷售增速放緩至3.2%。
近年來,零售新業態不斷涌現,業態的邊界逐漸模糊,消費渠道的選擇越加豐富,用戶體驗變得空前重要。在零售業的大變革下,實體零售人在掙扎中尋求方向,多業態、全渠道發展成為了他們共同的破局之道。
大會現場,郭戈平表示,以連鎖經營方式為代表的中國零售業在20年間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和穩步發展階段,正處于低速前行階段。
“2014年到現在,連鎖百強年增長率低于10%,現在基本上在6%左右。”郭戈平表示,在2000年到2007年的高速發展階段,增長率常年維持在20%以上。
2020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以下簡稱“《榜單》”),《榜單》統計,百強銷售和門店數量絕對值依然保持增長,但增長幅度整體放緩。2019年,百強企業銷售實現正增長的有73家,比上一年減少5家,增長率平均為14.4%,;銷售出現負增長的有27家,增長率平均為-9.6%,降幅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
零售人對行業環境的下行深有感觸。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在零售業奮戰了26年,在他看來,20年間,行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2005年之前,是零售業快速發展、收獲紅利的階段,2005年,隨著外資零售進入中國市場,進入了王填眼中“與狼共舞”的十年。
“2005年到2014年,中國零售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崛起了一批全國性和區域性的零售商,在這個階段,企業如果低于20%的復合增長,大家都會覺得比較丟臉,在這個十年真的是行業榮光。”王填說,在2014年之后,隨著電商的崛起,實體零售無論是商超百貨還是便利店都開始積極發展線上能力。
曾經紅極一時的大賣場業態,更是成為零售商們改革的主要對象。
《榜單》提及,2019年,百強企業持續對百貨和大賣場業態進行購物中心化改造。數據顯示,經營百貨店的百強中,有近一半企業對門店進行了改造,改造的門店約占企業總店數的30%;經營大型超市的百強中,有近四成的企業對大賣場進行購物中心化改造,改造門店占總店數的30%。
個別零售商的手法更為直接。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沃爾瑪2019年至少關閉了16家大賣場門店。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包括浙江嘉興雙溪路店、廣州番禺店等門店在內,沃爾瑪至少關閉了7家門店。
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賣場的盈利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主要的盈利空間在一些如杯子、垃圾桶等高毛利產品,以往消費者有‘一站式購足’的需要,大賣場用低毛利率商品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依靠高毛利率商品盈利,但如今消費者會進行網上比價,越來越少的會在大賣場購買高毛利率的商品。”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伴隨著電商的崛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被改變,此外,快消品類和生鮮品類是大賣場的核心品類,隨著電商在快消品類和生鮮品類上的滲透,大賣場的生存空間在被不停擠壓。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內零售環境的改變,新的外資超市業態正在進入中國市場。
4月2日消息,開市客Costco超市將在廣州開設門店。2019年8月,開市客在上海市閔行區開出大陸首家門店,在開業首日便因火爆非常暫停營業。
2020年,巨頭相繼入場社區團購,并從下沉市場迅速擴張至全國。大會現場,就社區團購給實體零售帶來的影響,王填表示,巨頭集中打社區和生鮮的打法,給實體零售帶來空前的壓力。
“這等于快消品超市行業的護城河被打掉了,因為流量在社區就被攔截了。“王填說。
激烈的競爭局勢下,實體零售未必沒有自己的應對之道。對于以如何的姿態和電商共存,實體零售商們早已探索多年。
如今由阿里控股的大潤發,是轉型早期的探索者。早在2013年,大潤發在黃明端的帶領下,創立了飛牛網,并于2014年1月16日正式對外營業
據黃明端回憶,當時決定做飛牛網,是在電商壓力下的應對之舉,“2012年我們面對轉型的問題,當時雙11太強了,對我們的打擊太大了。我們怕什么,我們就補什么,所以我們決定做電商,那就是大潤發的轉型。”
只是,飛牛網并沒有帶來大潤發的騰飛,黃明端也在對話中承認,正是成立飛牛網,讓他認識了互聯網里面的秘訣,堅定了他促成大潤發和阿里合作的信心。
2018年2月5日,在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后不久,飛牛網整體改版升級為“大潤發優鮮”,主要以APP為載體實現線上服務、線下體驗的新零售模式。昔日飛牛網的官網如今已無法進入。
如今,有了阿里的加持,在對于大潤發的改造上,黃明端在對話中表示,大潤發希望重新找回顧客到店的理由,“我們希望更好體驗,包括功能重構。”
在出路上,黃明端透露,一個嘗試是B2C,即店倉模式,門店兼顧著線上倉庫,“另外一個,大賣場很大,流量在減少。我們進行了一個場景模式,我們可能會把一部分的倉庫拿出來作為我們B2B,甚至將來我們談的其他業態供貨中心。”
林小海在會上透露,截止目前,大潤發有76%的業績來自線下,說明線下依然是個重要的消費場景。此外,今后大潤發將聚焦核心類目,會重金投入線上無法取代的類目。
在林小海看來,大潤發若想重新啟航,需要堅持多業態、全渠道的發展路線,“我們已經啟動了中潤發的項目,并基本跑通了模式,我們會加速中潤發在全國的展店。我們也在探索小業態,小業態做起來很難,背靠大潤發可能是小潤發成功的關鍵。”
在大會現場,百聯股份總經理張申羽也表示,百聯股份正嘗試多業態發展,“第一是百貨,在百貨上我們更聚焦未來百貨轉型。第二是購物中心,未來我們的發展會更聚焦在社區購物中心這一條產品線,第三是奧萊,明年將有九家奧萊在全國發展。此外,百聯也在布局時尚產業鏈孵化。”
從數據上看,雖說實體零售整體增長放緩,但新業態已經逐漸崛起。根據《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榜單》,超市百強中,年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是生鮮新零售平臺盒馬鮮生,同比增長185.7%。
20年來,零售業城頭變幻大王旗,不曾出現過永遠的贏家。可以肯定的是,只有跑在時代前面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新的業態會層出不窮,新的模式不斷迭代,新技術應用突飛猛進,更多新的企業會大量地涌現。未來的零售,未來的社會,未來的行業會成什么樣子?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關心,也可以大膽地想象和預測。”大會現場,郭戈平如是問在場的零售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