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LCD面板擴產潮進入尾聲 競爭走向細分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5 19:54:32

◎在產能占據絕對優勢、短期又沒有潛在進入者的背景下,大陸面板掌握定價權的討論聲漸多。

◎LCD面板對于日韓等企業而言,不存在技術壁壘,所以大陸企業也沒有多大的提價自由。因為一旦利潤豐厚,那些消失的產能還會回來。

◎大陸企業在電視用的面板上占據優勢后,下一個堡壘就是IT領域所使用的中尺寸面板。最新的消息是,TCL科技加碼了。

每經記者 郭榮村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4日,京東方A(000725,SZ)披露了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問答清單。對于新產線的規劃,公司稱目前沒有LCD面板的新建計劃。

而在一天前的4月13日,TCL科技(000100,SZ)也公布了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方面表示,“整體行業供給側增速大幅放緩,供需結構保持穩定”、“新增LCD投資已經有了非常嚴格的限制”。

過去的二十年,面板產業的全球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主要產能從日本轉移到了韓國和中國臺灣,接著聚集到了中國大陸。現在,大陸面板產能已經達到全球第一。隨著LCD面板產能轉移的逐漸完成,擴產潮進入尾聲,主要廠商開始在IT用面板等細分領域展開爭奪。

面板產能更替的“降維打擊”

從大的方面看,目前面板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LCD面板,它發展時間長、技術成熟、成本低;一類是OLED面板,它顯示效果更好、輕薄、能彎折,被視為顯示技術的新方向,但成本較高。經過近二十年的艱難探索和持續投資,大陸在LCD面板領域實現了趕超,并誕生了“面板雙雄”京東方和TCL科技。但在OLED方面,中國落后于韓國。

方正證券在一份深度研報中用“代線的降維打擊”來解釋大陸LCD面板產業站穩腳跟的過程:2013年到2016年,8.5代線降維打擊日本低次代線,結果是日本退出,韓國市占率達到歷史巔峰;2018年到2020年,11代線和8.5代線降維打擊韓國7代線,結果韓國產能退出。

這份研報還預計了下輪周期,即2023年到2025年的情況:8.5代IT線降維打擊中國臺灣的6代線,結果可能是中國臺灣退出。

總體而言,我國面板企業通過“大規模投資+建高世代線”的方式,實現了突圍。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的測算,今年大陸LCD面板廠的產能占比會在60%以上。到2023年,產能占比會達到70%以上。

在LCD產能躍居全球第一位后,這輪擴產周期進入到了尾聲。在京東方的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公司明確表示,對于LCD面板,目前沒有新建計劃。而TCL科技方面也表示,整體行業供給側增速大幅放緩。國盛證券分析稱,這輪中國大陸主導的投資在2011年逐漸起量,2017年~2018年10.5代線釋放進入高峰,在2021年進入尾聲。

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LCD面板產能不再擴張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現在LCD面板產能已經足夠大,全球年產能超過了3億平方米,已經是歷史新高。目前由于疫情影響,面板市場需求相當好,但如果以相當長的時間來看,面板面積的需求不會有很大的跳升。未來的面板市場,會以技術迭代為主。第二,從產能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廠商沒有必要繼續無限制地擴充產能。因為無限制擴充產能只會帶來重復的產能建設和產能過剩的壓力,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利潤和競爭生態。

大陸企業掌握LCD定價權?

在產能占據絕對優勢、短期又沒有潛在進入者的背景下,大陸面板掌握定價權的討論聲漸多。

“買的不是漲價,而是‘定價’,是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第一次獲得全球范圍內的絕對定價權。”4月14日,方正證券研究所科技&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在“半導體風向標”微信公眾號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無獨有偶。在4月13日的京東方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向公司董事長陳炎順拋出了同樣的問題:“在LCD領域,我國‘雙雄’已經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掌握了定價權?”

陳炎順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強調行業格局將趨于穩定,周期屬性會淡化。

外界紛紛談論定價權,也有著深刻的現實因素: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京東方和TCL科技的業績均大幅增長。其中,TCL科技一季度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預增470%至520%。

奧維睿沃(AVC Revo)副總經理程麗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板議價權已從海外廠商手里發生遷移,大陸廠商已經逐漸掌握價格主動權。

李亞琴則認為,目前中國大陸廠商在LCD電視用面板上是有了充分的價格主導權,但是在IT市場(中尺寸市場),大陸廠商主要在中低端市場有優勢,在高端市場還是相對弱一些。而且,在中尺寸市場,中國大陸的面板廠產能的市場份額在50%以內,所以從市場份額和市場結構來看,還不能說有很強的定價權。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定價權的核心在于供求關系。LCD面板對于日韓等企業而言,不存在技術壁壘,所以大陸企業也沒有多大的提價自由。因為一旦利潤豐厚,那些消失的產能還會回來。

細分領域之爭

大陸企業在電視用的面板上占據優勢后,下一個堡壘就是IT領域所使用的中尺寸面板。最新的消息是,TCL科技加碼了。

4月9日晚間,TCL科技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投資350億元在廣州投建一條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將主打中尺寸的IT面板等市場。

對于大陸面板企業而言,在這個細分領域有兩個機會:一是產能進一步集中的機會,二是市場需求擴大的機會。

IT面板市場有自己的特殊性,大陸企業占比還不太高,產能相對分散。“中尺寸面板高端產品還是(由)中國臺灣廠商友達和韓國廠商LGD掌握,大陸企業有機會在提升品質后逐步掌控高端產品市場。”程麗麗說。

近日,TCL科技在跟投資者交流時也提到,在供給側,IT的供過于求比例大于電視,這是因為IT的線體十分分散,且仍有大量老舊線體服務市場,整體市場競爭非集中化。

在市場需求方面,李亞琴說,疫情之后,IT面板市場需求旺盛,尤其是新剛性需求很旺。在疫情之前,大家普遍認為筆記本、顯示器是個飽和性市場,因為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從規模看也是比較穩定的。但疫情后,人們的居家時間更長,新剛性需求顯現,而且新剛性需求對于IT市場需求的拉動是很明顯的,整體大盤也是在增長。

另外,IT產品的升級速度非常快。近幾年,比如電競顯示器、游戲本領域,都在往高刷新率、高分辨率方向升級迭代,從FHD(全高清分辨率)升級到FHD+,甚至到UHD(4K分辨率),這些都是機會。

大陸廠商的加碼,會改變中尺寸面板競爭格局嗎?

李亞琴認為,每個廠商都有自身的競爭優勢和自己的戰略客戶,暫時不好判斷格局重塑的趨勢,還是要觀察。也需要每個廠商自己更努力,在技術上、戰略的制定和執行,以及產品競爭力上努力,要綜合表現出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京東方A TCL科技 降維打擊 面板 OLED LCD 定價權 LCD面板擴產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亚洲欧美制服在线 | 久久亚洲成a人片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