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3 18:48:34
◎需要注意的是,通威股份2020年旗下光伏業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傳統農牧業務。2020年,通威股份光伏業務板塊完成營業收入225.02億元,同比增長26.41%,而農牧業務營收209.36億元。
◎而關于大尺寸硅片,目前行業存在大尺寸電池片和常規尺寸的技術爭論。而在去年,通威股份電池片出貨結構中,166電池片以下出貨占比大概75%,166及210占比大概25%。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市值達1594億元的通威股份今日上午進行了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會上,通威股份高管針對投資者關心的硅料、硅片、電池片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通威股份總經理郭異忠表示,通威股份在2022年底前要新投硅料15萬噸,當前,硅料供給依然緊張,價格已經在朝15萬元/噸邁進。而在電池片方面,通威股份仍然看好未來210大尺寸電池片。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還提到HJT的進展動向, HJT1GW規劃目標是量產效率25%,良率98%。
2020年,通威股份完成營業收入442億元,同比增長17.69%,實現凈利潤36.08億元,同比增長36.95%,扣非后凈利潤為24.09億元,同比增長4.06%。
需要注意的是,通威股份2020年旗下光伏業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傳統農牧業務。2020年,通威股份光伏業務板塊完成營業收入225.02億元,同比增長26.41%,而農牧業務營收209.36億元。
在通威股份的光伏板塊中,硅料環節備受關注。去年三季度到現在的光伏擴產潮里,硅料需求迎來暴漲,價格漲幅遠遠超過其他環節。
一不愿具名的私募投資總監表示,他對新能源的估值來自各個環節的相對稀缺性,供給關系會影響產業鏈內部的利潤分配。
而此次年報業績說明會,通威股份再次談到了硅料的產能擴張計劃。
通威股份總經理郭異忠表示,公司樂山二期和保山一期共計10萬噸產能將在2021年底投產,包頭二期5萬噸產能預計在2022年底前投產,預計2021~2022年硅料供給呈緊平衡狀態。公司董事段雍補充到道,公司未來硅料仍然重點布局在樂山、包頭、保山及周邊區域,形成規模效應,產能協同。
截至目前,國內硅料產能集中在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亞洲硅業、新疆協鑫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江蘇中能等大廠。以2020年為例,五家頭部企業合計硅料產能超過40萬噸。
不難發現,通威股份在2022年底前的新增產能將超過2020年五家頭部企業目前合計產能的1/4。
根據安泰科的數據,上一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14.0-15.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4.78萬元/噸,周環比上漲5.42%;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13.8-14.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4.4萬元/噸,周環比上漲5.88%。
從去年9月的6萬/噸到現在要突破15萬/噸,硅料的這波漲幅耗時不到一年。而去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研硅料漲價時,有硅料大廠總經理就已預測價格要漲到15萬元/噸,但其余大廠高管對這一價格還是有分歧。然而從市場走勢看,15萬元/噸的預測基本上符合了這家硅料大廠總經理的判斷。
硅料處于光伏環節上游,漲價傳導效應也會令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承壓。
在業績說明會上,通威股份方面也談到電池、組件等毛利率下降的原因。
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表示,為了促進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降低,作為加工制造的電池與組件環節,合理的毛利率區間應該是15%~20%。從2020年的出貨結構來看,166及以上大尺寸電池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這部分的毛利率2020年也在20%左右的水平,截至今年底,大尺寸的產能占比將超過90%,屆時通威股份的毛利率將有望得到恢復。
而關于大尺寸硅片,目前行業存在大尺寸電池片和常規尺寸的技術爭論。
“210與182競爭僅從硅片角度來看,其性價比相對更好的是182;從電池片角度來看,正常情況下210性價比優于182;從組件角度來看,更大功率的組件用210相對更容易實現。因此,綜合產業鏈的總體情況,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我們認為210相對更有優勢。”嚴虎說。
而在去年,通威股份電池片出貨結構中,166電池片以下出貨占比大概75%,166及210占比大概25%。
電池片環節,HJT(異質結電池)一直被視作未來極有競爭力的技術路線。
通威太陽能首席財務官周丹表示,通威股份HJT 1GW規劃目標是量產效率25%、良率98%。HJT下一步擴產的計劃主要取決于規劃目標的完成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25%的轉換效率是按照量產條件生產,“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的工藝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在新的設備、新的材料上,解決生產穩定性問題。”周丹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