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2021年是5G to B商用元年,需產業鏈合作加速“數智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9 21:07:26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表示,未來5G有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高達80%的市場將在產業端。

◎在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看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5G to B解決了很多技術和生態的關鍵斷點,2021年是5G to B的商用元年,全產業鏈要一起努力,將過去0-1的創新結果和實踐變成行業標準,從而加速1-N的復制。

每經記者 劉玲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在華為松山湖基地南方工廠的手機產線,傳統的布線達到9萬米網線。產線需要每半年隨著新手機機型的升級進行調整,每次調整需要停工兩周。若以每28秒一部手機計算,一天停工將影響達1400多萬元的產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在5月8日的“5G智能制造峰會”上說,“而通過5G技術實現產線各類設備無線化柔性連接,將每次調整時間從兩周縮短為兩天,極大地降低了產線調整的損失。”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中,不只是華為,美的集團、三一重工、柳鋼集團等制造行業龍頭企業也都在探索5G與生產要素結合,推動工廠“數智轉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論壇上也表示,未來5G有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高達80%的市場將在產業端。

在丁耘看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5G to B解決了很多技術和生態的關鍵斷點,2021年是5G to B的商用元年,全產業鏈要一起努力,將過去0-1的創新結果和實踐變成行業標準,從而加速1-N的復制。

制造企業的5G商用探索

隨著新一輪數字化浪潮的到來,5G、云、AI成為了最關鍵的使能者。而5G作為新基建的底層技術,有著柔性采集、高速傳輸和即時計算的特性,正在和不同的工業應用場景進行深度的結合。

在論壇上,美的集團IT總監周曉玲分享了美的集團在5G商用的場景探索。周曉玲提到,從2019年開始美的集團就和華為以及三大運營商進行合作,開始在AI、安防等方面做一些5G試點。從2020年開始,美的集團進一步在11個場景進行了應用。

“特別是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云化這塊,實現了突破性的創新。”周曉玲表示,“我們工廠最大的困擾就是PLC遍布所有工廠的各個采集點、各個設備,整個調試、運維都非常困難。經過研究之后,發現可以把PLC做成云化,放到5G的云端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美的集團已經實現全部PLC放到機房里統一維護,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步改造——把PLC云化。“PLC云化已經在實驗室研究成功,接下來我們就會在工廠進行嘗試,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會進行全面覆蓋,這可以說是5G對PLC行業極大地顛覆。”

不過,在周曉玲看來,“智能制造”并不是一個設備的自動化或者一個點的智能化,對于工廠或者企業來說,它是需要實現整個價值鏈、整個端到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因此,美的集團還需要在不斷物聯網化、品質檢測的去人為化、供應鏈的云化協同、物流的智能化和生產的柔性化等方面加大投入。

而不同與家電、日化等等輕工業,鋼鐵行業由于安全風險性較大,在工業互聯網+的時代,成為了入局較晚的行業之一。

“當時的顧慮也比較多,因為鋼鐵行業存在熔融金屬的工序,特別是煉鋼煉鐵,考慮到如果都交給網絡了,安全性能不能保障?但同時,鋼鐵行業現場作業的環境確實非常惡劣,需要進行智能制造升級。”柳鋼集團廣西鋼鐵總經理田義勝表示。

5G技術有著低延時、高可靠的特性,在結合視頻回傳和遠程控制等技術后,可以實現多個天車同時遠程操控,讓工人遠離現場,提升作業環境和效率。

田義勝舉例稱,整個柳鋼集團一共有各類天車和大型機械車1200多臺,之前這些車都需要人工操作,“經常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都拿著尿壺上去了,工作強度比較高。5G技術應用后,可以實現遠程操作,人工成本降低了80%以上,效率提升了33%以上。”

“1-N的復制”需全產業鏈合作

5G的浪潮滾滾向前,美的集團、三一重工、柳鋼集團等制造業頭部企業都在進行5G應用場景的探索,進行“數智轉型”。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5G to B解決了很多技術和生態的關鍵斷點。

正如周濟在論壇上所說的,未來5G有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高達80%的市場將在產業端。據了解,過去兩年,華為聯合運營商和行業企業,在工業、交通、能源等多個行業進行了5G創新的探索和商用落地。尤其是與工業制造領域,在家電3C、鋼鐵、水泥、石化、汽車等10多個子行業打造了100多個5G制造標桿項目。

不過,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擁有41個工業的大類,207個工業的中類和666個工業的小類。在這些種類中,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發展基礎,不同的發展痛點。而這些細分大類中,企業的數字化如何落地,如何找到更有效的切入路徑,缺乏經驗和案例參考。

丁耘也表示,2021年是5G to B的商用元年,要加速把“樣板房”變成可以規模復制的“商品房”,這需要整個產業鏈攜手,共同努力,一起點亮1000座5G智慧工廠。

但是,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在丁耘看來,需要產業鏈各方在四個方面進行合作。

第一,要和行業伙伴實現雙螺旋的提升。一方面華為需要持續和行業伙伴一起摸需求、找場景,行業客戶持續加大5G創新探索,圍繞信息高速公路助力工業生產要素連接,找到5G的最佳場景讓5G技術和各個行業的生產要素結合。

第二,要和運營商一起提供更加高可靠和更好性能的5G專網,成為5G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石,未來逐步實現5G多網合一的承載能力。同時,5G+云+AI的深度協同,深入OT的核心場景,在邊云協同、云網協同、全場景AI等方面加速行業的數字化升級。

第三,需要應用合作伙伴的深度參與,將5G在工業互聯網的使用從聯接和數據底座,擴展到應用和終端等全產業鏈。從ISV、到IHV、再到行業集成商,OT+ICT等伙伴要充分卷積和吸引。

第四,需要整個產業鏈合作,將過去2年0到1的創新結果和最佳實踐變成行業標準,從而加速1-N的復制,讓5G inside成為中國智造的新引擎。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