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20:15:26
北京時間5月19日,特賣電商唯品會(vip.com,NYSE:VIPS)披露了其未經審計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凈營收達284億人民幣(約合43億美元),凈利潤達17億人民幣,總活躍用戶數4580萬人,同比強勁增長54%,超級VIP用戶數達489.1萬人,同比增長37%。至此,唯品會已經實現連續34個季度盈利。當前,網絡購物呈良好的發展勢頭,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7.6%。隨著用戶消費潛力加快釋放和服飾零售市場回暖,唯品會在本季度也凸顯了較高的運營水平,GMV達4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9%。
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表示:“我們很高興在2021年第一季度又實現了一個季度強勁的財務和運營業績。本季度我們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54%,從去年同期的2960萬增至4580萬,展現持續且強勁的獲客趨勢。通過扎實執行好貨核心戰略,我們將繼續專注于加強在中國特賣市場的領導地位。我們與服飾穿戴類供應商保持密切和長期的合作,使得我們能夠與品牌聯合定制唯品會專供產品,從而進一步深化與品牌的合作。同時,這也將使我們的貨品進一步區別于其他平臺,持續不斷地提升用戶黏性。”
讓關注品牌品質的廣譜消費者,都能夠在唯品會買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超高性價比品牌好物,是平臺的長期運營策略,唯品會也將持續強化平臺大數據算法,讓人和貨實現更精準的匹配。近幾個季度,除了核心女性客群的穩定增長外,唯品會男性用戶數量也快速增長,來自男性用戶的訂單量增幅明顯,如男性用戶最關注的運動戶外品類,2020年至今,男性用戶相關商品訂單數同比增長超80%,超越同期女性用戶訂單增幅。
針對這些購物目標明確的男性用戶,唯品會不斷豐富男裝、運動戶外、3C電子產品等品類品牌覆蓋,增加大量基礎款與潮流新款貨品。如李寧品牌的國潮漢甲系列運動鞋,作為品牌熱門新款,在唯品會以最低3.1折、僅216元的售價上線,引發熱衷潮鞋的男性客群搶購,并一躍成為李寧品牌的銷售榜首。而李寧2020年紐約時裝周走秀同款老爹鞋,在唯品會也以4.8折的活動價上線被受到歡迎,入圍李寧運動鞋銷量前十。在男裝品類,唯品會聯動商務男裝品牌雅戈爾,結合平臺人群畫像、品類需求與品牌優勢,專門開發唯品會專供款襯衫——CEO系列,免燙面料工藝技術與創新的款式設計,該系列在唯品會平臺好評如潮,在男式襯衫類目銷量排行提升至榜單前列。優質貨品配以正品保障、大牌直降、透明低價及順豐“最后一公里”配送等細節保障,全方位滿足男性人群追求好貨、方便省事的購物習慣。
通過持續深化運營管理,唯品會不斷提升覆蓋用戶購物全鏈路的服務體驗,以極致的用戶購物體驗,提升用戶粘性、復購率和好感度。
售前、售后客服是極致用戶體驗的重要環節,唯品會通過“退換一體”、“一鍵免費上門攬退”、10天內價格保護、順豐配送等服務,全方位提升用戶購物體驗;同時加大對在線客服中心、智能客服系統等客服體系升級,憑借近2000人的專業客服團隊,通過在線+電話形式,進一步提升用戶問題解決時效。
此外,唯品會為用戶持續不斷地引入好品牌、好商品,同時為品牌提供高質量的銷售渠道和營銷賦能。女裝品牌“納薇”于2015年入駐唯品會,經過6年時間的合作,唯品會位列納薇電商銷售渠道的前兩名。該品牌在唯品會平臺上最暢銷的是具備原創特色的設計產品,例如迭代了20多年的經典版型西裝與襯衫,其中,國風特色產品在唯品會銷量勢頭也非常強勁。通過唯品會,納薇在綜藝植入中高頻度曝光,極大程度擴大了品牌在不同消費圈層的知名度,也整體提升了納薇品牌的粉絲會員忠誠度。
這些深度運營和營銷舉措收效顯著,用戶活躍度與黏性不斷提升,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活躍用戶數達4580萬人,同比快速增長54%,超級VIP用戶數達489.1萬人,同比增長37%,年輕用戶群體數量持續增加。
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唯品會持續深耕女性賦能、精準扶貧、互聯網公益創新、青少年發展支持等板塊,打造了唯愛媽媽、唯愛心公益計劃、唯愛工坊與唯愛助農等系列旗艦公益項目。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唯品會公益投入的資金累計已超過2.76億元。“唯愛心公益計劃”探索購物即可參與公益的“電商+公益“模式,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公益參與方式。從2020年11月上線截至今年3月,唯愛心公益計劃已聯合社會各界上線超過20個優質公益項目,超過300萬名會員參與。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特賣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6萬億元,消費者購物觀念更加理性化,“好品牌、好品質、高性價比”將成為中國消費的一大趨勢,專注特賣領域的唯品會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未來,唯品會將持續深耕特賣領域,在保持健康、穩健發展的前提上,進一步深化折扣零售業務布局,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深度折扣的好貨。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